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守節操,寧死不屈。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好學尚烈,義形必霑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守正道,堅不移。《易經.乾卦.文言曰》:「利物足以和義,固足以幹事。」《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竊聞巴西譙秀,植操固。」
九烈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三,形容極多。九烈三乃舊時用來盛讚女子不再改嫁,或寧願殉節而亡的堅節操。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說甚麼九烈三孟姜女,他可也不比其餘。」《孤本元明雜劇.女姑姑.第二折》:「這妮子好大膽也,全不學九烈三、三從四德。」也作「三九烈」。
卜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代人占卜後刻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參見「甲骨文」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守正道,志節堅定的人。漢.秦嘉〈贈婦詩〉三首之二:「士篤終始,恩義可不屬。」也稱為「人」。
德(Joan of Arc)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政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吳兢撰,一○卷。記唐太宗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的問答,以及當時的政治措施、法制政令。
觀(1637-171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觀,清代詞人,藏書家。字華峰(一作華封),一字遠平,號梁汾,江蘇無錫人。明末顧寬成之曾孫。康熙11年(1672)舉人,官內閣中書,風儀俊美,才調清麗,文兼眾體,長於詩,尤擅於填詞,其詞風重白描,不喜雕琢及用典故,近於納蘭性德。又與陳維崧、朱彝尊台稱詞家三絕,著有〔彈指詞〕。順治年間,其友吳兆騫因科場弊案牽連,流放寧古塔,觀為求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援救之,又作〔金縷曲〕2首,以寄兆騫,性德讀之,大為嘆賞,以為「山陽思舊之作,都尉河梁之什,並此而三矣!」因而傳誦一時。後來兆騫果因此而赦還,觀亦得俠名。晚年構積書巖於惠山祖祠之旁,為讀書之所,坐擁萬卷,恬淡自適。臨終時,自選詩作,都為1...
天下之動夫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易.繫辭下〕第一章中說:「天地之道,觀者也;日月之道,明者也;天下之動,夫一者也。」這一段話,旨在說明天下之道定於一之理。我們體察宇宙萬象之動脈,可以獲悉天地之道,大中至正,品物流形,化育萬物;而日月之道也是中正無私,普照大地,萬古常明。天地日月皆循正道而行,故人亦應效法之。天下之事物,其理象雖是錯綜複雜,變動不居,但只要堅守一個正道,就可以執簡馭繁,掌握處事之要領。人若能心存誠正,堅不二,就能與天地日月一樣明了。
  「天下之動夫一」一辭,「動」指變化,「」指堅,「一」含統攝萬殊之義。易理由「一」而生,由太極而演為萬象,而萬象之道亦可復歸於「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強耐寒,經霜雪而不凋的樹木。《宋書.卷八一.列傳.顧覬之》:「故疾風知勁草,嚴霜識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