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8.1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班超因家貧而常為官傭書以供養,後輟業而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典出《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後指棄文從軍以衛國建功。《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齋為何安安穩穩的撫臺不要做,要自告奮勇去打仗呢?雖出於書生投筆從戎的素志,然在發端的時候,還有一段小小的考古史。」
一蹶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鑒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詆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一炬」。見「付之一炬」條。 01.《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在這許多名片裡面,檢出一張,上寫著顏回,……用鉛筆把他記了出來,預備明日去答拜,其餘都付諸一炬。」 02.《清朝野史大觀.清人藝苑.卷下.石殿撰能闢邪說扶名教》:「遍搜東南坊肆,得三百四十餘部,盡付諸一炬,可謂嚴於衛道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尋求。《宋史.卷一六四.職官志四》:「以稱朝廷蒐補闕,緝熙彌文之意。」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王粲〈浮淮賦〉(據《初學記.卷六.淮第五.賦》引)從王師以南征兮,浮淮水而遐逝;背渦浦之曲流兮,望馬邱之高澨;泛洪櫓于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建眾檣以成林兮,譬無山之樹藝。於是迅風興濤,鉦鼓若雷;旌麾翳日,飛雲天迴。蒼鷹飄逸,遞相競。凌驚波以高鶩1>,馳駭浪而赴質2>,加舟徒之巧極,美榜人3>之閑疾4>。白日未移5>,前驅6>已屆7>。群師按部,左右就隊,軸轤千里,名卒億計。運茲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蔕芥,濟元勳於一舉,垂休績於來裔。 〔注解〕 (1) 高鶩:凌高疾馳。鶩,音ㄨˋ,通「騖」,疾馳。 (2) 赴質:奔赴目標。質,箭靶,引申為目標。 (3) 榜人:船夫。榜,ㄅㄥˋ。 (...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文人崇尚清談,盛行品評人物,所以記述名人事的「志人小說」也流行當時。此類小說採集過去及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逸事,加以編撰,很能反映各類人物的面貌,間接表現出當時的社會民情。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則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書依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共三十六門,均為簡潔雋永的短篇,長者數行,短者僅二、三十字,但因善於把人物的語言與情態相結合,並使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技巧,較之一般志怪小說,更富文學價值。在《世說新說.文學》中記載了關於晉簡文帝的一段話。簡文帝篤信佛教,研究佛經,見經上云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便有所感觸的說道:「不知道照這樣去做,是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說明、記敘。如:「口述」、「描述」。清.方苞〈左忠毅公事〉:「後常流淚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應接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記載漢至東晉間的事瑣語。其中有一篇描述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對浙江會稽山一帶優美風景的讚美。王氏說:「從北邊的山陰縣出發,一路上群山層疊,雲霧繚繞,松柏挺立,潭湖清澈,又有瀑布傾瀉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讓人無法一一觀賞。」後來「應接不暇」就被用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亦用於比喻事情繁忙,難以應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跡。《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唐.李白〈謁老君廟〉詩:「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