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8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榮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的窮通。《文選.潘岳.秋興賦》:「雖末世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人生寄身于太虛之中,其間榮悴悲歡,得失聚散,彼死此生,變形換殼,如夢一場。」
游刃皆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灑無厚之刃,向人情空隙處運刀。見「遊刃有餘」條。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范榮期見郗超俗情不淡,戲之曰:『夷、齊、巢、許,一詣垂名。何必勞神苦形,支策據梧邪?』郗未荅。韓康伯曰:『何不使遊刃皆虛?』」 
較量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較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東來西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的人川流不息。唐.李商隱〈關門柳〉詩:「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不覺又到眾安橋,橋上做賣做買,東來西去的,挨擠不過。」
就湯下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順水推舟或趁機行事。如:「既然他都這麼說了,咱們何不就湯下麵,做個順水人情呢?」《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七三回:「尊者卻就吃了一肚子糨糊,不見些清白,只說是這畜生怎麼這等作變,卻不曉得是天師就湯下麵,奉承他這一番。」
投其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投其所好」。見「投其所好」條。01.宋.汪應辰〈跋石洞霄傳〉:「人情喜異而疑似,投其所喜,乘其方疑而遂入之。」 
僻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僻荒遠的地方。如:「雖然這是個窮鄉僻處的小鎮,但到處洋溢著溫馨的人情味。」
驚心駭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觸目驚心」。見「觸目驚心」條。01.《宋書.卷五六.孔琳之列傳》:「然人情慎顯而輕昧,忽遠而驚近,是以盤盂有銘,書弦作佩,況在小人,尤其所惑,或目所不睹,則忽而不戒,日陳于前,則驚心駭矚。」 
厭勞喜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好逸惡勞」。見「好逸惡勞」條。01.《宋史.卷二八七.趙安仁列傳》:「臣又計彼雖嗜好不同,然去危就安,厭勞喜逸,亦人情之所同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