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禪師所證悟的境界。《五燈會元.卷一七.黃龍悟心禪師》:「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菩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菩薩的十種證悟境界。參見「十地」條。
整合行銷傳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合買賣雙方需求的傳播方式。此一方式具有買賣雙方交換和分享資訊機能的雙向溝通,配合各種形式的資料庫,將可提供廠商修正策略所須的資訊,而達到消費者與廠商雙贏的境界
活喇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生生,富生命力。《醒世恆言.卷三八.李道人獨步雲門》:「直教黑茫茫斷頭之路,另見個境界風光;活喇喇拼命之夫,重開個鋪行生理。」
日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日供給、給予。晉.杜預〈陳農要疏〉:「交令饑者盡得水產之饒,百姓不出境界之內,旦暮野食,此目下日給之益也。」唐.杜甫〈寫懷〉詩二首之一:「朝班及暮齒,日給還脫粟。」
八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參見「八正道」條。
觀中工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中修養的理想境界,在龜山以「理一分殊」表示。觀中所觀者,就是天下之理的根源。而觀中修養在內容的延伸之上,可分為兩處論述:一者是在靜復見體之前,由發還向未發之法;一者是在靜復見體之後,由未發通達發用的要道。二者在功夫的階層雖有前後順序之分別,但皆可謂貫串體中的旨要,而匯流於觀中功夫的基礎脈絡。
一口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語道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語道破」原作「一言明說破」。元代著名道士李道純,在送給焦提舉的〈滿庭芳.寂寞山居〉詞中提到:不論是隱居山中,或是處在吵雜的市集,想要通往玄妙的境界,即使資質再高的人,也得定心修煉才能參透。超脫生死並不是件難事,一句話就能明白說穿事理的真相。一句話就說穿:剛開始時先從調息靜心的禪定功夫修練起,然後再依次漸進,功成後就能位列仙班。「一語道破」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原文「一言明說破」演變而出。用來指用一句話就把事理的真相說穿。
分向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公路島。設置於道路的中央,為相對方向行駛車輛的分隔境界。也稱為「中央分隔島」。
菩薩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菩薩境界的十種階位。參見「十地」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