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全反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復到完滿、本原的境界。唐.白居易〈故饒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屈伸寵辱,委順而已,未嘗一日戚戚其心,至於歸全反真,故子所謂達人之徒歟?信矣!」
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修行者證得圓滿覺悟的境界。《阿育王傳》卷五:「魔言:『以何因緣,我從忍辱仙人已來乃至成佛,所作惱亂,恆見慈愍而不加害?』」
顛撲不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深遠,是永遠不會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顛撲不破」一語。後來「顛撲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
雪霸國家公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新竹、苗栗、臺中市境的國家公園,面積七萬六千餘公頃。以雪山山脈三條登山路線為景觀主軸,其區域範圍東自邊古巖山、喀拉業山、武佐野群山至大甲溪谷;南沿大甲溪而下,至志樂溪,沿稜線經宇羅尾山至三錐山;西界小雪山、南坑山、盡尾山、北抗山接樂山;北以觀霧、高嶺、境界山、南馬洋山為界。全區以高山及河谷等特殊地形的景觀聞名。境內有臺灣山薺、松葉蘭等六十一種稀有植物,及櫻花鉤吻鮭、臺灣黑熊、石虎、帝雉、笑鵰、臺灣山椒魚等瀕臨絕種的動物。
攧撲不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深遠,是永遠不會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顛撲不破」一語。後來「顛撲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
萬丈竿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道行修養達到極高的境界。《景德傳燈錄.卷一○.長沙景岑》:「萬丈竿頭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遊。」也作「百丈竿頭」、「百尺竿頭」。
帶雨拖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泥帶水。」耽源問:「十二面觀音是凡?是聖?」師云:「是聖。」耽源乃打師一摑。師云:「知汝不到這個境界。」 〔注解〕 (1) 闍黎:即阿闍黎,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阿闍黎」為梵語&a01.gif;c&a01.gif;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師。〔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三.麻谷寶徹禪師》
六波羅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羅蜜,譯自胡語,義為度或到彼岸,指到沒有煩惱、不再輪迴的彼岸。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修行德目。修行者經由此六種修行德目,可至解脫的境界。唐.賈膺福〈大雲寺碑〉:「四無量心,普覺群有;六波羅密,廣鑾菩提。」也譯作「六度」。
膽驚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希望世尊能夠改派別人去。」原文的「膽戰心驚」就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後來「心驚膽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如《西遊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
言語道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沒有分別心的境界,非言語所能表達。《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