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9.39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修行者證得圓滿覺悟的境界。《阿育王傳》卷五:「魔言:『以何因緣,我從忍辱仙人已來乃至成佛,所作惱亂,恆見慈愍而不加害?』」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佛教徒勸人修行的話。後比喻只要真心改惡從善,便立即成為好人。《朱子語類.卷三○.論語.雍也篇》:「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有過能不貳,直是難。」《鏡花緣》第一○回:「此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麼!可見上天原許眾生回心向善的。」也作「放下屠刀便成佛」。
立地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指人皆有佛性,積惡之人,轉念為善,即可成佛。後指人若能改過遷善,就能讓生命獲得新意義。《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七.羅祖》:「今世諸檀越,不求為聖賢,欲望成佛祖。請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須放下刀子去。』」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曲名。王正平作曲,劉鳳學編舞,1998年於臺北市傳統藝術季中由王正平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和新古典舞團在國家戲劇院首演。劇情以地藏菩薩金喬覺「眾生度盡,方証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為表現焦點,整齣舞劇透過歷史事件及記錄影片,檢視與反思二十世紀人類經歷之災難。音樂以寺廟中之暮鼓晨鐘展開,第一幕〈叢林〉,古琴和塤的對話,表現出家眾之早課生活,第二幕〈大願行〉,主旋律以雅樂中的「千秋樂」為主題變奏而成,象徵供養人、菩薩和鬼的共同願望,第三幕〈地獄行〉,以各種大小不同的寶特瓶做為吹奏樂器,各種的怪聲烘托出地獄中眾生的形象,第四幕〈菩提路〉,以巴烏吹奏出柔和的主題,眾香音神與少女共舞,象徵人類永...
見性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謂體悟一切現象的空性,就是解脫、沒有煩惱。《五燈會元.卷二.天台雲居智禪師》:「僧繼宗問:『見性成佛,其義云何?』師曰:『清淨之性,本來湛然。無有動搖,不屬有無、淨穢、長短、取捨、體自翛然。如是明見,乃名見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見性成佛。』」
放下屠刀便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只要真心改惡從善,便可立即成為好人。《常語尋源.卷下.放下屠刀便成佛》引《山堂肆考》:「廣顙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也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即身成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金剛乘的主張。認為用金剛乘的修行方法,修行者可以在今生證得佛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的簡稱。佛教徒對得道者的敬稱,也可用作釋迦牟尼的專稱。
佛教: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為釋迦牟尼所創。主張生命是痛苦、無常的,只有息滅貪、瞋、痴,證得圓滿智慧,才能得到真解脫。後漢明帝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流行至今,信徒廣布世界各地,但以亞洲為主。
如佛陀一般仁慈、和氣。如:「佛口蛇心」。
仿佛:似乎、好像。或作「彷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達到預定目標。與「敗」相對。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指人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階段。如:「成熟」、「成人」、「成蟲」。
可以。如:「這樣子做也成。」、「我不會同意你去做這事,不成就是不成。」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規」、「成見」「成語」、「一成不變」。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促成。如:「成全」、「玉成」、「君子有成人之美」。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成果。如:「坐享其成」、「守成不易」。
已做好的。如:「成品」、「成衣」、「成藥」。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姓。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吐絲成繭,把自己給裹起來。這本是養蠶時常見的景象,有心人將它用來比喻人做了某事,反將自己困於其中。南朝梁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頌〉,頌中有:「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兩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佛的境界不必外求,它就在我們本來的身心中。一般人不了解,一直向外去追求,於是以為坐禪可以成佛,卻不知那就像吐絲為繭,反而牢牢地把自己給困住了。所以頌中接下去說:「法性本來圓明,病愈何須執藥。」法性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本來就存在的,不必靠外在修練的,就像沒生病的人何必吃藥呢?在另外一篇〈事理不二頌〉中,誌公和尚也說:「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意思也是一樣。在〈菩提煩惱不二頌〉中更明白地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