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妙法蓮華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另有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隋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都是本經的同本異譯。本經的重點在調和大小乘的衝突,以為一切眾生都可成佛。且以種種譬喻闡述佛法深刻的思想,普受歡迎,也是天台宗和日本蓮宗教理的依據。簡稱為「法華經」、「蓮經」。
化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化眾生,使渡越脫離苦海。唐.薛戎〈遊爛柯山〉詩四首之二:「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不動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密宗的護法菩薩。負責降伏一切惡魔,常做忿怒表情。《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第五執金剛,第六不動尊。」也稱為「不動明王」。
併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掃除。《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地獄興心全併當(摒擋),畜生有意總教空,若令我等皆成佛,菩薩心中願始終。」也作「併除」。
善無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國人。甘露王的後裔,十三歲繼承焉荼國王位,後出家,向達磨掬多學習密法。玄宗開元四年到長安。先住興福寺,后住西明寺。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傳入者,與金剛智、不空合稱開元三大士。譯有《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蘇悉地羯經》三卷等重要密續典籍。也稱為「輸波迦羅」。
膽驚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維摩髮籠離垢之繒,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謂我言道:「彌勒:汝久居聖位,已出煩(樊)籠,三僧祇劫修行,百萬生中精進。福惠具足,種性尊高,六度已圓,十身備歷。所以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記,過去未來現在?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況生住異滅,念念遷移,云何彌勒得授記乎?又莫是无生得受記也?若是無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真如不屬生滅,无去无來。又一切眾生,皆有真如。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合得記。若過去得菩提,即是...
眾生皆有佛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認為一切有情識作用的生物,都具有成佛的潛力。但事實上並非所有大乘佛教宗派都接受這觀點,如主張有五種性的唯識宗即反對這樣的說法。《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
坐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蒞臨殿堂以判事。《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當下姑娘臉上的那番得意,漫說出將入相,八座三臺,大約立刻叫她登基坐殿,成佛昇天。」
將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近。《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時辰將傍,不見下轎。」
膽戰魂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維摩髮籠離垢之繒,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謂我言道:「彌勒:汝久居聖位,已出煩(樊)籠,三僧祇劫修行,百萬生中精進。福惠具足,種性尊高,六度已圓,十身備歷。所以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記,過去未來現在?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況生住異滅,念念遷移,云何彌勒得授記乎?又莫是无生得受記也?若是無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真如不屬生滅,无去无來。又一切眾生,皆有真如。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合得記。若過去得菩提,即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