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喜蟲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媒人。《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我兩個是喜蟲兒,特來討茶吃、賀喜事。」《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這姚二媽原是走千門、踏萬戶,慣做保山的喜蟲兒。」
胎藏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密宗二部教法之一。以《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傳承的教法修行。主要是修習菩提心和大悲心。唐朝時由中印度無畏傳入中國,再東傳日本和韓國。
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初、首先。《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必知菩薩,問得維摩,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末上先呼彌勒,令人毗耶,成佛雖在龍華。」
善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稱能引發他人向上、增善去惡乃至證悟成佛的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六:「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而無厭足。」《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這裡有個海月禪林,那和尚是個善知識,送先生到那裡去住罷。」
下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僧徒火葬時,舉行燃火的儀式。《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長老討條凳子立了,打個圓象與蓮女下火。」《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教南山淨慈寺長老法空禪師與玉通和尚下火。」
道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道成佛的緣分。《西遊記》第一七回:「這孽畜占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
心搖膽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維摩髮籠離垢之繒,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謂我言道:「彌勒:汝久居聖位,已出煩(樊)籠,三僧祇劫修行,百萬生中精進。福惠具足,種性尊高,六度已圓,十身備歷。所以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記,過去未來現在?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況生住異滅,念念遷移,云何彌勒得授記乎?又莫是无生得受記也?若是無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真如不屬生滅,无去无來。又一切眾生,皆有真如。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合得記。若過去得菩提,即是...
三歸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一個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願將自己奉獻給佛、法、僧三寶,並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因為佛是師;法是藥;賢聖僧是修行的道友,所以歸順之。《長阿含經》卷一五:「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聖眾,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也作「三皈」、「三歸」。
一味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頓悟成佛的禪法。
大手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藏佛教噶舉派的修行法。有顯教、密教兩種。顯教主由定起觀,證得空智解脫的的境界。密教以唯一白法,成就空、樂二智,最後達到即身成佛,是無上瑜伽的最高法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