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納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納推理所得的結論,只能稱為類推論證(argument by analogy),即是指根據類似情形所得到的結論。 結論歸納推理代表論證前提是支持結論的,但是並不確保整個推理過程的正確性。它能根據有限的觀察,把某種性質或關係歸類,表達一種規律。所以凡是科學上的定理定律,都是科學家經過對個別事例多次重複觀察驗證所歸納出來的結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歸納推理英文關鍵字:inductive reasoning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166-168,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班級常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vertson和Worsham(2005)的研究也指出,班級常規的價值必須加以重視,其成效可以得到印證。尤其當班級常規的制定,清楚明確,具體可行且能夠一致地貫徹落實,則學生的行為將獲得明顯的改善。然而,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級常規呢?教育學者認為實施班級常規的有效策略包括(Manning & Bucher, 2006; Sternberg &Williams, 2004):1.教師在制定班級常規的過程中,應該仔細考量學生的年齡、成熟度與背景。2.班級常規的訂定要注意程序原理,並且確保班級所有學生熟知相關的...
顛簸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深遠,是永遠不會被推翻的至理名言。其中也用到「顛撲不破」一語。後來「顛撲不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比喻理論真確,永遠不能被改易或推翻。
知識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可貴的資產,有些知識屬於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有形的、具體的、可以看得到的;但是有些知識屬於內隱知識(tacitknowledge),是屬於無形的、抽象的、不易被看到的。前者進行知識的處理較為容易;後者要能有效處理,不能只告管理方法與技巧,而且有賴於領導能力,此乃知識領導受到重視之所在。 起源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相當盛行的全面品質管理理論或者組織再造理論,比起重視領導表現的效率和成本效益,所以偏重於命令式管理型態,但是在後來的知識管理理論中,慢慢轉向領導中的分享與合作,以建構組織...
裡外不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務無法令任何一方滿意。如:「這件事你還是別插手吧!免得到最後裡外不是人,好心沒好報。」
砥柱中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且獻上計謀說:「不如賞賜他們三人兩顆桃子,誰功勞大就可以吃桃子。」三人為了證明自己功勞大,爭著要得到桃子,最後三人都因為爭桃感到羞愧自殺而亡。其中古冶子在誇耀其功勛時說:「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大意是:我曾經和國君一起渡河時,遇到一隻黿,牠咬住車子左邊那匹馬的腳,拖著潛入砥柱山那段湍急的水流中。這裡的砥柱山位於三門峽東,根據《水經注》記載,當年大禹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
捻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捻亂爆發後,為了躲避政府額外的稅收和官員無度的需索,地方民眾往往願意與同鄉之誼的捻軍合作。叛亂的捻軍得到地方自衛武力的支持,使得清政府一直到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才能徹底將他們平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捻亂英文關鍵字:Nien rebellion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63-265。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翰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宋時,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為翰林。明、清則為進士朝考後,得到庶吉士者的稱號。[例]翰林學士
辟君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間發生戰爭,雙方軍隊相遇於中原,那我一定會要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精熟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要領時,常常是在更多反覆的練習當中,習得更強烈的挫折感,因此如何在學生對事物新鮮感,以及練習次數上得到微妙的中介點,便是現場教師必須多家觀察才能與以應用得宜。 關鍵字中文:精熟學習法英文:mastery learning 參考書目註1 陳麗華 (2008)。陳麗華教授期刊論文集,頁125-137。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註2 wayne k hoy(2006)。教育行政學,頁57-58。麗文文化事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