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3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並藉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您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麼貢獻呢?但臣希望您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晉悼公說:「您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您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您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後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羞愧到極點而惱恨發怒。《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那撫臺見是如此,知道王協臺有心瞧他不起,惱羞成怒。」也作「老羞變怒」、「老羞成怒」、「惱羞變怒」。
|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同心協力,共圖解救,戰勝困難。參見「同舟而濟」條。《三國志.卷二八.魏書.毋丘儉傳》裴松之注引〈文欽與郭淮書〉曰:「夫當仁不讓,況救君之難,度道遠艱,故不果期要耳。然同舟共濟,安危勢同,福痛已連,非言飾所解,自公侯所明也。」
|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竭誠聘請諸葛亮協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才出山就大敗曹操的軍隊。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後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那署院一聽他問這兩句話,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廬,不懂得甚麼。」《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廬,於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見所未見,聽了這個,甚是希奇。」
|
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協調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
|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舍本逐末者,謂之勤修庶幾;擁經求己者,謂之陸沈迂闊。」
02.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四.水學.協濟》:「一以小民窮困,舍本逐末而不墾。是以荒瘠之地日多,而懶惰之民日積。」 參考詞語︰舍本即末注音︰ㄕㄜˇ ㄅㄣˇ ㄐ|ˊ ㄇㄛˋ漢語拼音︰shě běn jí mò釋義︰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01.《宋書.卷一二.律曆志中》:「歷三年,更相是非,舍本即末,爭長短而疑尺丈,竟無時而決。」 參考詞語︰逐末捨本注音︰ㄓㄨˊ ㄇㄛˋ ㄕㄜˇ ㄅㄣˇ漢語拼音︰zhú mò shě běn釋義︰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01.《隋書.卷九.禮儀志四》:「長吏華浮,奉客以求小譽...
|
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句平仄協調稱為「黏」,失調稱為「失黏」。
|
心理防衛機轉_(defense_mechanis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的心理防衛作用,當人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用來應付挫折與不安的適應機轉,能夠在精神上達成某種妥協的一種心理過程。意即自我對本我的壓抑。此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全然潛意識的自我防禦功能,大都在潛意識中進行,過程常常是無意識的。通常表現在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試圖自我遮抑那些因擔心自我尊嚴受到貶抑、焦慮會不斷發生時出現的內驅力和情感,而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人們會使用防衛機制保護自己免於不可接受的思想或衝動,或某些令人焦慮的訊息,無論是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皆會在某些行為上使用心理防...
|
但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的專門用語,通常表示特別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條文中,都訂有明確的正面意義,有時正面的意義不盡周全,就訂「但書」來作補充。因在法律條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稱為「但書」。引申為有條件的協約。
|
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洞、岩洞。《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九》:「荒庭寂以閉,幽岫峭且深。」《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