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32 ms
共 9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個別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IGE個別化教學法(Individually Guided Education)1.1 要素1.2 參考資料1.3 關鍵字 IGE個別化教學法(Individually Guided Education)國內學者林生傳等人參考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發展中心所開發出來的「個別引導教育」,修訂成為「我國的個別化教學模式」。 要素確認國中教育目標:以五育並重為目標。鑑別學生個別差異:對學生的智力、性向、過去的學習經驗、認知特性、學習方式、未來志向及其家庭學習環境均予以客觀評量。分類與選定目標:依學生個別差異,區分學習目標為共同性目標及選擇性目標。前者為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目標:後者則依據學生個別...
|
社會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相對的,較偏重於學生群性之陶冶。在實施社會化較學法時,須以社會化原則為根據,其主要功能不外有:1.培育團體生活之習性;2.涵養互助合作之精神;3.培養國家觀念;4.加強民族意識;5.培養服務人群之理想。目錄1 種類2 先決條件3 評估4 優劣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種類1.全班(合班)活動式:(1)指導擬定討論議程。(2)討論開始。(3)主席報告。(4)進行討論。(5)主席結論。(6)講評。(7)散會。2.分組活動式(1)決定小組討論之問題。(2)指導分組。(3)分配工作。(4)進行討論。(5)綜合報告。(6)評鑑。3...
|
學校氣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氣氛(school climate)目錄1 定義2 起源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學校教職員生對於學校整合情境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的感受,而不是第一印象。此種感覺不僅會影響教職員生的工作士氣與學習士氣,也會影響其對學校的滿意度。 起源學校氣氛一詞可追溯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學者哈品(A. W. Halpin)與柯羅夫(D. B. Croft)在1962年出版的專書;《學校組織氣氛》(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s)。該書指出,學校氣氛是由校長行為、教師的人格特徵、教師的社會需求、教師的士氣所組成,新的學校成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
|
道德序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322 頁[[category:師資培育教育]
|
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收認而非親生的兒子。[例]他資助義子出國留學,希望培育他成材。
|
資訊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從電腦處理大量及高速的情報(資訊)的電腦素養。為了應付經濟變革等等的需要,日本的學校教育都非常著重培育資訊素養。對於近年在香港積極推行的任務為本學習法(Task-based learning)及專題研習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資訊素養技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建立知識的框架。而另一方面,在態度方面,香港的課程對資訊範疇的品德教育比較強調。(參看香港小學資訊科技課程)“資訊素養”這個名詞其實早在1974年已經出現。當時,美國圖書館學會(ALA)舉辦了「ALA Presidential Commi...
|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上古2 先秦到漢初2.1 夏商2.1.1 教育萌芽2.2 西周2.2.1 教育內容2.2.2 教育方向2.2.3 教育特點2.3 東周2.3.1 思想學派2.4 秦2.4.1 以吏為師,以法為教2.5 兩漢2.5.1 西漢2.5.2 東漢3 魏晉南北朝4 隋唐4.1 教育系統化4.2 隋4.3 唐5 宋代5.1 重文輕武5.2 興學運動5.3 官學私學5.4 教育理論6 元代7 明代7.1 擴大和完善7.2 八股取士7.3 書院政治7.4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8 清代8.1 新式教育的興起8.1.1 教會學校8.1.2 外事學校的興起8.1.3 百日維新及新政期間8.1.4 新式教育制度8...
|
國立澎湖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海洋資源,造福人群。 辦學理念全人教育為教務經營理念 教育是一種〔止於至善〕的工作,而高職教育乃在培育〔全人〕,本校教務工作即秉持高級職業學校法及有關法令規定,配合時代趨勢,加強落實推動全人教育,為明日的技職教育開拓更新更遠的境界。人性化的訓導工作導向 訓導工作以加強學生生活教育,樹立誠樸精勤的校風,並培養學生愛惜性命,尊重別人,塑造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備的完善人格,使成為泱泱大國的一等國民。術德兼備的實習輔導工作 實習輔導除傳授學生技術職業技能外,更重要的在於塑造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本校實習輔導工作即以傳授新穎精湛的職業技...
|
促進類化的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進類化的技巧目錄1 前言2 舉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Schloss和Smith曾提出11種可以促進類化的技巧,其目的是使學生在黃一情境所習得的行為能類化到其他情境-例如,在黃科目所學得的行為能類化到其他科目,或更重要的,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有些策略是透過教學來促進類化。 舉例例如,在算術課裡,某單元若與金錢有關,最好就讓學生有機會操弄真實或模擬的銅板和紙鈔,而不要只計算書面的問題,這樣比較容易遷移到真實生活中。另一個有助於類化的教學策略是多使用例子,而例子要取自不同情境。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瞭解雜貨的售價、天然資源的售價、收藏品的價格、一般和特殊技能的工資等,而不要只瞭解雜貨價格。前...
|
關鍵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目錄1 關鍵期定義2 勞倫斯(Lorenz)的「銘印」觀點3 關鍵期的特徵4 關鍵期的教育意義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關鍵期定義關鍵期指的是個體在某一個時期,他的成熟程度最適合來學習某種特定行為。如果可以趁此時機提供幼童適當的刺激,幼童就能獲得良好的發展。相反的,如果錯過這個時機,以後也是無法彌補的。舉例來說:幼兒11個月大時,是研究指出的語言發展高峰時期,但這卻是家長容易忽略的部分,事實是家長應掌握這個學習效率最好的階段,給予語言上的刺激,日後幼兒的語言即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勞倫斯(Lorenz)的「銘印」觀點關鍵期的概念源於勞倫斯(Lorenz)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