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遮箭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擋飛箭的牌。《三國演義》第三○回:「十日之內,築成土山五十餘座,上立高櫓,分撥弓弩手於其上射箭。曹軍大懼,皆頂著遮箭牌守禦。」也稱為「擋箭牌」。
刀牌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手持刀,一手持牌的兵卒。《水滸傳》第八三回:「五個好漢,引一千步軍,盡是悍勇刀牌手。」
摽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爭時,用來防禦兵刃、保護身體的。宋.曾鞏《本朝政要策.南蠻》:「宋興,嘗設廣捷之兵,習摽牌之器。」也作「標牌」。
安妮的日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荷蘭籍猶太人安妮.佛蘭克的日記。敘述德軍占領阿姆斯特丹時,她與家人躲藏的艱辛生活。透過其少女心境,呈現當時社會的種種矛
三節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舊式兵器之一。棍端有短棍兩節,用鐵鍊連綴,可以擊破用的敵人。
易順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8~1920)字仲實,一字實甫、碩父,清湖南龍陽人。官至廣東欽廉道,才思縱逸,少有神童之稱。駢文詩歌皆有名,自號眉伽,晚號哭庵。著有《四魂集》、《鼻拾遺》、《詩詞集》等。
瑜伽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印度六大哲學派之一,紀元前二世紀,巴甲利(Patanjali)所創。其目的在用禪定的想方法與自在天合一,使精神從身體分離,入於平等一味之境。
佐助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傳統武器的類稱,泛指可隨身攜帶,功能次於刀、劍等主要兵器的防身器械,如匕首、點穴針、牌等。
喜劇形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指某一事物的特點、性格和行為,跟現實生活產生喜劇性的矛。可分為正面的喜劇形象和反面的喜劇形象。
鬧磨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矛衝突。如:「他們倆個死對頭,見面就鬧磨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