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8.5592 ms
共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視民如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待人民如同對傷患,唯恐有所驚擾。形容在上位者對人民愛護之深。《左傳.哀公元年》:「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也作「視人如傷」。
|
名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名聲。《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唐.韓愈〈答陳生書〉:「今之負名譽享顯榮者,在上位幾人。」也作「名氣」、「名聲」。
|
大匠不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斲,砍劈。大匠不斲形容高明的木匠不用斧頭去砍劈。比喻在上位的人不逞小智而去管不該管的事。《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
|
下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上位者的恩澤擴及百姓。《淮南子.主術》:「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蹄馬矣。」《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此二臣者,皆極慮盡忠,閔主澤不下流而萬民騷動。」
|
權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權力和威勢。[例]在上位者若單憑權威制人,難以贏得部屬的崇敬。
|
諫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言規勸在上位的人。《三國志.卷一四.魏書.劉放傳》:「然時因群臣諫諍,扶贊其義,并時密陳損益,不專導諛言。」
|
召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上位者約見在下位的人。[例]他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時,曾蒙總統召見。
|
有名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一。
(4) 從二三子:跟隨諸卿贈送財物。二三子,指晉諸卿。〔參考資料〕 《管子.明法解》明主在上位,則竟內之眾盡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職致治,以安國家。亂主則不然,雖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雖有聖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國也。故屬數雖眾,不得進也;百官雖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故〈明法〉曰:「屬數雖眾,非以尊君也;百官雖具,非以任國也。」此之謂國無人。
|
小試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是說︰治理武城這樣的小地方,需要靠禮樂教化這樣大費周章嗎?子游聽了便回答說:「我從前聽老師說:『在上位的人學了禮樂,就懂得愛護百姓;在下位的人學了禮樂,便容易聽從治理。』」孔子聽了子游的話,就說:「弟子們!子游的話是對的,我剛剛說的只是開玩笑罷了!」後來「牛刀」便被用來比喻人富有大材。北宋時,蘇軾的好友歐陽修之孫歐陽憲要去韋城赴任主簿一職,「主簿」是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的地方小官,而韋城也只是一個小地方。蘇軾認為,以歐陽憲的才學卻屈就於這樣的職位,實在是大材小用,便寫了一首詩送他,詩中有「讀遍牙籤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句,便是說歐陽憲學識淵博,卻只能在這小地方試身手。後來「牛刀小試」這句成語...
|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上位者若不修身正己,則在下者不服從其命令。《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記.齊王芳紀》:「所習正則其身正,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所習不正則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則雖令不從。」也作「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