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與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連詞,表示審決取捨的意思,後面常用不如、不若、寧、寧可等詞。《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借鏡。通「鑒」。《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文選.李康.運命論》:「前監不遠,覆車繼軌。」
既往不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既往不咎」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八佾》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1>,遂事不諫2>,既往不咎3>。 〔注解〕 (1) 成事不說:已經做過的事,不便再解說。見「成事不說」。 (2) 遂事不諫:對於已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遂事,已經完成的事。 (3) 咎:責怪,追究罪過。
告朔餼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曆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祖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於廟,然後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後比喻徒有形式或虛應故事。如:「現代人對於慎終追遠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也作「告朔羊存」、「餼羊告朔」。
文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後專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繪事後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語出《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後比喻行事起先簡單,然後逐步深入。漢.荀悅《前漢紀.卷二三.孝元皇帝紀下》:「孔子曰:『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簡於始也,『繪事後素』,成有終也。」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耶?夫繪事後素,既謂之文,豈苟簡而已哉!」
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不上。《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紅樓夢》第四四回:「我就不信,我那些兒不如你。」也作「不及」、「不若」。
郁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采美盛的樣子。《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了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典出《論語•八佾(yì)》:「或問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意義了,清楚、明白。指掌,指著手掌。比喻對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見「瞭如指掌」條。 相似詞瞭如指掌、 了若指掌 相反詞一頭霧水 例句他對國內職棒的發展情況,了如指掌。
盡美盡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盡善盡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盡善盡美」一語原見於孔子對古代樂曲的評論。據《論語.八佾》記載,孔子認為上古時虞舜時所制定的〈韶〉樂「盡美」又「盡善」,周武王時所制定的〈武〉樂則「盡美」不「盡善」。意思是說:〈韶〉樂的音調極為優美,內容又能感動人心;〈武〉樂雖然音調旋律亦佳,但在意境上卻略遜一籌。孔子會有這樣的看法,其實與他的政治主張有關,虞舜時代的平和較近於孔子所嚮往的仁義之境,周武王雖亦為明主,但畢竟是以武力推翻紂王而取得政權,此則違背了孔子的理念,也間接影響孔子對當代音樂的評價。故孔子說的「盡美」和「盡善」,原來是指音樂的形式優美,內容完善,後來「盡善盡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