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2.11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特別小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樣。」「戰戰」是害怕、發抖之意,「戰」通「顫」。「兢兢」,則是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兢兢」就是指害怕顫抖,小心翼翼,生怕有所疏失。另外,在《詩經.小雅.小宛》中亦見此語。〈小宛〉一詩是表述在亂世之中,雖然為人恭良,但其處境就像人站在樹上一樣,並不安全,所以行事應如同面臨深谷,其戒慎恐懼又如同踩在薄冰上,才能避免禍事上身。其中也用到「戰戰兢兢」一語。後來「戰戰兢兢」被用來形容戒慎恐懼的樣子。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紹他時,說他是為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並且賜給他金銀珠寶。光武帝用「荊棘」來比喻當時情勢的紛亂,而馮異則是為他「披荊棘」,平定亂事的功臣。後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克服困難,掃除障礙。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怪陸離」係由「光怪」及「陸離」二語組合而成。 「光怪」是出自《吳書》。孫堅家族的祖墳在富春城東,墳上屢次出現怪異的光景,上頭時常飄著五色雲彩,連綿數里不斷,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凡是看過的鄉親父老都說,孫氏要興旺了!後來孫堅出生,果真長相不凡,生性闊達,擁有不凡的操守。 「陸離」則是出自〈離騷〉。戰國時楚人屈原,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懷王放逐漢北時,作〈離騷〉表明忠貞愛國之心。文中,屈原因為無法解開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盾,於是上天下地找尋解脫之道。他幻想駕鸞凰、鳳鳥乘風飛升,翱遊天際。一路上有望舒、飛廉、鸞凰、雷師、鳳鳥、雲霓等眾多仙人及侍從伴隨,色彩繁雜而絢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光怪陸離...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挈領」係由「提綱」及「挈領」二語組合而成。 「提綱」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文中提到:會張網的人,只須牽動繫網的大繩,就能把魚網張好。如果要一個一個去牽引網目,才能把網張開,那是非常辛苦而且艱難的工作。只要能提住魚網的總繩,使網孔張開,魚兒自然就入網了。所以官吏跟人民的關係,就像樹葉的本,魚網的綱,所以聖人只要治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 「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仇敵愾」係由「同仇」及「敵愾」二語組合而成。 「同仇」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內容是說:即使沒有足夠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戰袍,整理武器,一起殺敵。描述了慷慨赴戰的志氣,反映戰士之間的友誼,從穿衣到殺敵,都願意患難與共。 「敵愾」則是出自《左傳.文公四年》,內容敘述甯武子婉轉批評了魯國僭用天子的歌樂。衛國的甯武子到魯國訪問,文公設宴款待,席間文公命樂工們演奏〈湛露〉和〈彤弓〉兩首詩歌。甯武子沒有辭謝,也沒有賦詩應和,按當時的外交禮節而言,是很失禮的。於是文公派管理禮賓事務的官員私下探問原因,甯武子說:「我以為那兩首詩歌是樂工為了練習而演奏的,因為它們是演奏於天子的宴會。以前諸侯在正月時,前...
投桃報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此為大小雅的區別。〈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衛國成為春秋初年的大國。衛武公在詩中自勉道:...
按部就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部就班」見於晉人陸機〈文賦〉。陸機認為在下筆寫作之前,必須先有整體的構思,「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其中「選義」、「考辭」指的是選擇義理、斟酌辭句;「部」和「班」則是指布局結構和組織層次。整句話的意思是:依照構思所得的布局和層次安排章節,並且將適合的詞語放在確切的位置。後來「按部就班」這個成語就從「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演變而出,被用來指按著布局、層次來行文。後人在使用這個成語時,則將其範圍擴大,不但用於寫作文章時,而且泛用於一般事務,用來比喻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步驟進行,例如: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圖利。」便取此...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古調獨彈,自命不凡,自命清高,孤高自許反義:自慚形穢辨似: 「孤芳自賞」及「自命不凡」都有自認不同凡俗的意思。 「孤芳自賞」是覺得自己特別清高而不同於凡俗;「 自命不凡」則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而不同於凡俗。 孤芳自賞 自命不凡 辨似例句 ○ ㄨ 古來聖賢多寂寞,這見解一時難有共鳴,我且~以待來日。 ㄨ ○ 她是有條件~,年紀輕輕的就得了兩塊奧運金牌。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各地區的盜賊來降時,人與車馬來往頻繁,連續不斷的樣子。另外如《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和帝時南匈奴的逢侯作亂,漢軍聯合烏桓、鮮卑等四萬聯軍合剿,大破逢侯於滿夷谷。逢侯便率餘眾出塞,分裂為二部,物資貧乏,加上被鮮卑攻擊,兵困馬疲,紛紛向塞外逃竄。其中也用「駱驛不絕」形容逢侯部屬離開軍隊,向塞外逃亡的人數眾多,連續不斷。再如《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海恭王彊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東海恭王劉彊臨終前上書皇帝,感謝皇帝與太后的恩德。文中寫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長年久病,讓大家擔心。太后和皇帝好幾次派使者、太醫提供方藥或看病。其中也用這種說法表示使者、太醫往來頻繁,連續不斷...
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自欺欺人,掩目捕雀,掩鼻偷香辨似: 「掩耳盜鈴」及「自欺欺人」都有瞞騙的意思。 「掩耳盜鈴」用於反諷僅是自欺而已,實際卻無法欺騙他人;「自欺欺人」則是既欺騙自己又欺騙他人。 掩耳盜鈴 自欺欺人 辨似例句 ○ ㄨ 這種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欺騙不了大家。 ㄨ ○ 沒學過電腦就說沒學過,何必~,硬要說學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