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民革命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十三年,中國國民黨主政的廣州國民政府將轄下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以黃埔軍校為培育軍官人才的基地。國民革命軍為國民政府揮軍北伐的主要軍事力量,又稱國民政府軍,簡稱為「國府軍」、「國軍」,十七年完成北伐,統一中國。二十六年,第二次對日戰爭爆發,國民革命軍大幅擴編,抗戰八年,中國雖成為戰勝國,然軍士官兵傷亡亦極為慘重。三十六年,國民革命軍移交由行憲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管轄,更名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為「國軍」。
國民體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目錄1 立法沿革2 條文3 補充資料4 參考資料 立法沿革1.中華民國十八年四月十六日國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 13 條 刊國民政府公報第 143 號2.中華民國三十年九月九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全文 11 條 刊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 395 號3.中華民國七十一...
乙種國民兵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經徵兵檢查,區分為甲、乙等體位之男子,應服常備兵現役,或補充兵現役,其超額者即服甲種國民兵役,再超額者,或經徵兵檢查其體位為丙等者,均服乙種國民兵役。
國民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學校係實施國民教育的機構;目前我國實施國民教育的機構有二,分別為國民小學(7~12歲)與國民中學(13~15歲)。前此,民國元年(1912),壬子學制規定七歲進初等小學校,十一至十四歲入高等小學校;民國十一年(1922),辛酉壬戊學制及民國十七年(1928)之戊辰學制均規定六歲至十二歲為小學階段、前四年為初級小學,後二年為高級小學;民國二十九年(1940)一月開始實施新縣制,同年三月,教育部根據新縣制的精神,訂頒〔國民教育實施綱領〕,將小學改稱為國民學校,私人或私法人所設立之小學及為實驗與師範生實習所設立之實驗小學與附屬小學,仍稱小學。
  臺灣地區的國民學校設立於民國三十年...
國民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康教育課程之設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健康教學方式,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自幼稚園開始,以迄大專院校開設有計畫、有系統的健康教育課程,以期建立青少年的健康行為,奠定國家民族之健康。茲將我國國民小學(民國五十七年之前稱小學或國民學校)健康教育課程發展概況列述於下,以便明瞭將來應循之發展方向。
  民國十一年(1922)改革學制。
  民國十二年 教育部頒行〔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規定在初等小學社會科目中包括「公民」、「衛生」、「歷史」與「地理」,高等小學設置「衛生」科目。
  民國十七年 教育部頒布〔小學暫行條例〕,初小與高小均設「衛生」科目。
  民國十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最新參考資訊1.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基本內涵1.1.1 免試入學1.1.2 普及1.1.3 自願非強迫入學1.1.4 免學費1.1.5 公私立學校並行1.1.6 學校類型多元1.1.7 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最新參考資訊請連結至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 ...
國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稱為「民族性」、「民族性格」。參見「民族性」條。
國民體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十八年(1929)四月,國民政府公布〔國民體育法〕,計十三條;明定中華民國青年男女均有接受體育之義務,目的在於務使循序發達,得有應具之健康與體力及抵抗力,並期身體各官能之發育,使能耐承各種職業上特別勞苦,為必要效用。各自治之村、鄉、鎮、市,須設公共體育場。高中與高中相當以上之學校,均須以體育為必修科;無此成績,不得畢業。民間設體育會,須經地方政府立案,轉呈內政部函商訓練總監部核准,並受地方政府及主管機關監督。以及體育團體不得以團體資格加入政治運動等。
  本法公布實施後,為因應抗戰建國之需要,必須積極推動全民體育,以鍛鍊國民健強體格,培養民族正氣,達到全國國民具有自衛衛國之能...
國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體國民所應接受的基本教育,以養成基本的生活智能及國民道德,且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縮稱為「國教」。
國民生活須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生活須知〕是本著我國傳統的優美文化與社會善良習俗,再參酌時代之需要而制定。其條目共有九十六條,計分以下各類:
  1.一般守則:(1)普通禮節;(2)說話;(3)開會。2.食的方面:(1)進食;(2)宴會。3.衣的方面。4.住的方面:(1)衛生安全;(2)日常生活;(3)鄰居、同住及公共安全;(4)家庭。5.行的方面:(1)秩序與安全;(2)儀態與風度。6.育樂方面。以上各條目都有很仔細的規範和舉例。從今日公共道德之敗壞和社會風氣之奢靡,〔國民生活須知〕之推行,有再加強之必要。
  一個社會的習俗是規範和塑造人們行為的依據,是社會化的依據,且常為道德規範的來源。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