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3.41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民禮儀範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禮儀範例〕係行政院於民國五十九年(1970)十月九日臺五十九內字第九一一三號令核定,並經四次修正,內政部於八十年一月二十六日臺(80)內民字第八九一三○○號函修正頒行。範例係參照各種禮儀、我國固有禮俗暨現代社會生活狀況訂定,包含七章。第一章為〔總則〕。第二章為〔一般禮節〕,其中包括六節,為崇敬國家禮儀、日常禮儀、相見禮、集會、開創與落成典禮、喜慶與宴會等。第三章為〔成年禮〕,凡年滿十八歲之男女青年,宜為之舉行成年禮,以諭知其人生應有之責任與義務。第四章為〔婚禮〕,包括訂婚和結婚兩節。第五章為〔喪禮〕,包括治喪、奠弔、出殯、安葬、喪期及喪服等五節。第六章為〔祭禮〕,包括公祭和家祭兩節。...
國民教育實施綱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教育實施綱領〕係國民二十九年(1940)四月,教育部根據〔縣各級組織綱要〕制定,以建立新的國民教育制度。其要點如下:
  1.縣政府設教育科,主管全縣的國民教育。
  2.鄉(鎮)設中心學校。
  3.保設國民學校,但在人口稠密地區,如一村一街為自然單位,不可分離時,得就二保或三保聯合設立國民學校一所。
  4.國民教育分義務教育和失學民眾補習教育兩部分,應在鄉(鎮)中心學校和保國民學校內同時實施。中心學校與國民學校,均分設小學部及民教部兩部分;國民小學的小學部,以辦理四年制小學為原則,但得辦理一年制或二年制之班級,招收六足歲至十二足歲之失學兒...
國民兵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有初期國民兵役、甲種國民兵役、乙種國民兵役之分。凡國民於屆滿一定年齡之後必須盡到的兵役義務,其目的乃在就地保衛鄉土和輔助戰時勤務,如此可構成全國的全面防衛體系。
國民生產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在一年裡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及勞務市場價值的總和。英文縮寫為GNP。
國民大會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大會於民國49年(1960)7月,依據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修正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設置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研討憲政有關問題。同年10月,為因應研究需要,於國民大會祕書處設置資料組,對外稱國民大會圖書館。目前館址設於臺北市秀山街中山堂內,並將部分圖書資料典藏於浦城街之書庫。
  該館由資料組組長綜理館稱,資料組之下置編纂2人,並分設徵集、編輯二科,科長之下各有專員科員、雇員等若干人,全部員額12人,另配置技工、工友等4人。徵集科負責圖書資料之蒐集、分類、編目、典藏、閱覽、交換及資訊服務等業務;編輯科負責憲政有關書刊之編印業務。該館之服務對象包括國民大會代表十國民...
  全國民族教育會議(第一至第三次)係指大陸地區為及時研究、探討、總結民族教育發展的方針、政策及措施,促進全國各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而組織中央及地方的有關部門召開的會議。
  第一次全國民族教育會議於一九五一年九月由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央及各大區、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少數民族教育工作者代表(含蒙、藏、回、維吾爾、哈薩克、苗、彝、納西、白、朝鮮、高山、滿等民族的代表)共一百二十六人參加會議。會議討論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教育工作的方針與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的措施,並修正通過〔關於加強少數民族教育工作的指示〕、〔關於建立少數民族教育行政機構的決定〕、〔培養少數民族師...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配合經濟建設「十年計畫」的開始實施,教育部特依據「復興基地重要建設方針──文化建設的目標與策略」之三項要求,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五月成立研究規劃小組,進行規劃「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其實施計畫草案嗣經行政院核定於七十二年七月在臺、澎、金、馬地區實施。此項計畫之總目標,係依據國家建設及教育發展之需要,傳授青年職業知能,並加強其職業道德與文化陶冶,以培養優秀之基層技術人力及現代化之健全國民。為達成上述目標,除規劃增設專業性之職業學校,以及每年適當的擴增高級中等學校教育機會外,並對國中畢業後就業而未滿十八歲者,施以部分時間的職業進修補習教育,推廣各級各類的補習教育及空中教學,以...
  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教育部依據〔國民學校法〕第二十四條,制訂並公布〔國民學校及中心國民學校規則〕,計二十五條。明定國民學校以一保設一所為原則,中心國民學校設於鄉(鎮)之適當地點,以每鄉(鎮)設一所為原則;隸屬於各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國民學校與保辦公處,中心國民學校與鄉(鎮)公所,應取得密切聯繫。國民學校及中心國民學校之辦理失學民眾補習教育,得分初、高兩級:初級班收已逾學齡到四十五足歲之失學民眾,施以四至六個月之補習教育;高級班收已受初級補習教育之男女,施以六個月至一年之補習教育;各級均分為成人班及婦女班,在兒童班上課時間外,按季節選擇晨間、下午或晚間上課。國民學校及中心國民...
國民中學常態編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態編班係指將不同能力及條件之學生作混合編班,使每班學生的智力分布呈常態分配。國民中學常態編班的教育理念、編班方式及其優缺點如下:
  在教育理念方面,主張國中應採取常態編班教學,其深層意義蘊含「有教無類」的理念。持有此種教育理念者,認為國民教育是基本教育,國民必須接受九年的強迫性義務教育;因此,國民接受教育機會應均等,不應有能力高低之分,同時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內容亦應一樣。換句話說,常態編班教學是指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論學生聰明才智一律施教,使每位學生都有相同的受教機會,進而發揮其潛能。
  依據民國八十一年(1992)〔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規定,各年級一律實施常...
國民體育季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體育季刊〕創刊於民國三十年(1941)九月,由當時之教育部國民體育委員會發行,由於時值對日抗戰期間,物資極為缺乏,慘澹經營至大陸淪陷而停刊。
  至民國五十八年六月在臺灣再度復刊,由當時的國民體育委員會負責發行,郝更生博士擔任發行人,吳文忠博士擔任主編,許義雄博士及羅開明教授擔任編輯。
  〔國民體育季刊〕內容包括學術論著及譯述,體育教材教法及專題研究,運動技術指導及規則釋義,書刊評介,政令報導,體壇動態等項目。復刊之主要目的在加強體育學術研究,溝通各方意見,交換工作經驗及政令之宣導等。
  〔國民體育季刊〕每年發行四期,從民國五十八年六月之復刊號起,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