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8.1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昭槤《嘯亭雜錄.卷四.關稅》:「藉以正額虧缺為名,日加苛斂,以致商賈傾家蕩產,裹足不前,乃使物價昂貴,於民生大有虧損。」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4>上代周瑜5>,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6>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7>。」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公孫瓚據有冀州,與袁紹對峙,情勢本大有可為。但在一連串的戰爭之中,公孫瓚敗多勝少,原本的雄心壯志逐漸地消磨殆盡,於是興起了避世的念頭。公孫瓚找到了易守難攻的易京做為據點,將之建築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先在堡壘的外圍挖掘了十道塹壕,又在其內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築高樓,自己便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忘記了進取之心,加上他親近小人,無法任用賢能...
終南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一○.隱逸》盧藏用始隱於終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職。有道士司馬承禎者,睿宗迎至京,將還,藏用1>指終南山2>謂之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遠!」承禎3>徐答曰:「以僕所觀,乃仕宦捷徑耳。」藏用有慚色。藏用博學工文章,善草隸,投壺彈琴;莫不盡妙。未仕時,嘗辟穀練氣,頗有高尚之致。及登朝,附權要,縱情奢逸,卒陷憲綱,悲夫! 〔注解〕 (1) 藏用:盧藏用(?∼西元714?),字子潛,唐幽州范陽人。舉進士,但不得官職,故隱居於終南山。武周長安中,召授左拾遺。中宗朝,歷中書舍人,黃門侍郎,修文館學士。後因附太平公主,配流嶙表。出仕後專事權貴,獲譏於世。玄宗開元初卒,年五十餘。 ...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作,編成《禪宗頌古聯珠集》,元代的普會接續法應的工作,編成《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在規模及內容上都大有增加。典源出自於《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一八,大意是說趙州從諗禪師在初次參見南泉普願禪師時,即表現得不尋常。對於普願禪師問他的問題,他並不直接回答,而是以另一種巧妙的方式應答,因此深得普願禪師的賞識。關於這段問答,後面的頌文則是說得很明白,意謂:即使是一把小草,有智慧的人也可以將它變成一尊佛像;也就是只要悟得禪理,則道時時刻刻存在我們眼前,是無所不在的。「頭頭是道」這句成語原用來指道無所不在,後則用於形容言語清楚明白,有條理。
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良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步神速或事業發展得很快。語本《莊子.秋水》。[例]因為覓得好老師,使他的英文程度一日千里,大有進步。
應接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起先不過幾十本,我和繼之分看,一會就看完了。到後來越弄越多,大有應接不暇之勢。」
光明磊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七四.易.上繫上》問:「『卦有小大』,舊說謂〈大畜〉、〈小畜〉、〈大過〉、〈小過〉,如此,則只說得四卦。」曰:「看來只是好底卦,便是大;不好底卦,便是小。如〈復〉,如〈泰〉,如〈大有〉,如〈夬〉之類,是好底卦;如〈睽〉,如〈困〉,如〈小過〉底,盡不好底。譬如人,光明磊落底1>便是好人,昏昧迷暗2>底便是不好人。所以謂『卦有小大,辭有險易』。大卦辭易,小卦辭險,即此可見。」 〔注解〕 (1) 底:同「的」。 (2) 昏昧迷暗:昏庸詭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檢驗、視察。如:「閱兵」、「巡閱」、「檢閱」。《公羊傳.桓公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簡車徒也。」唐.白居易〈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寮出城觀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清晨承詔命,豐歲閱田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一種用皮革蒙在中空木桶上所製成的打擊樂器。其形有大有小,聲音洪亮。[例]敲鑼打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