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敝帚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 (2) 吳漢:?∼西元36,字子顏,東漢南陽宛人。為人質厚少文,勇鷙有智謀。為討伐公孫述時之大將,後位至大司馬,卒謚曰忠侯。 (3) 輿:車箱。泛指車。 (4) 壁:軍營的圍牆。 (5) 夷:誅殺。 (6)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東漢建為都城。 (7) 讓:譴責。 (8) 劉禹: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吳漢的副將。 (9) 敝帚:破掃帚。敝,破敗。 (10) 放麑啜羹: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偷偷放走小鹿,被主人趕走的故事。戰國魏將樂羊為表...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太史公1>曰:「平原君2>,翩翩3>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4>。鄙語5>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6>邪說,使趙陷長平7>兵四十餘萬眾,邯鄲8>幾亡。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齊,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 〔注解〕 (1) 太史公: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世稱《史記》。 (2)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
純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一樸實。《韓非子.大體》:「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時政彫敝,風俗移易,純樸已去,智惠已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昏亂、混亂。《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傳》:「至如經國大體,是賈生、晁錯之儔;雕蟲小技,殆相如、子雲之輩。」也作「雕蟲小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探頭窺視。《三國志.卷一五.魏書.梁習傳》「思亦能吏,然苛碎無大體」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白日常自於牆壁間闚閃。」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體相同,但略有差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說的是侯統領一個,其實如今做官的人,無非與侯統領大同小異罷了。」
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門第、家世。如:「清白人家」、「富貴人家」。《紅樓夢》第五六回:「那時裡外怨聲載道,豈不失了你們這樣人家的大體。」
粗枝大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體的輪廓。《鏡花緣》第一六回:「老夫於學問一道,雖未十分精通,至於眼前文義,粗枝大葉,也還略知一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散。如:「分裂」、「四分五裂」。《莊子.天下》:「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術道將為天下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