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剝削。《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傳》:「不通大體,朘刻軍賜。」《金史.卷四四.兵志》:「朘民膏血而不足,乃行括糧之法。」
政治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團體中,有關政策擬定並不是人人都能作決定的,這種特徵,不僅存於學院裡,而且也存在於較大的社會內。大體而言,社會的決定是由少數菁英團體所作的。(2)第二個假定:流動性的參與(fluid particpation):不管人們參與決定歷程主動與否,個人並不經常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決定的問題上面。因此,決定通常是由那些堅持己見的人所作的。(3)第三個假定:利益團體的存在(fragmented into interest groups):學院和大學像其他社會組織一樣,係以不同的目標和價值存在於利益團體內。(4)第四個假定:衝突是正...
朱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作品的文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文雖新而有質,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
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君」。 著作《列子》又名《沖虛經》、《沖虛真經》,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鄭人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憂天」、「亡呋者」、「歧路亡羊」等。唐代時,《沖虛真經》與《道德經》、《莊子》、《文子》並列為道教四部經典。一般人認為《列子》的原著在西漢以後便已散失;現存的《列子》已經不是原著,而是晉人湊雜道家的思想而寫成的。《列子》一書包...
概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大體、大要
茉莉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曲名。最早源於清乾隆年間。流行全國各地的民間小調。多以讚美茉莉花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各地曲調雖不盡相同,但歌詞大體一致。其中江蘇省的〈茉莉花〉流行最廣。也稱為〈鮮花調〉。
君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國的元首。大體由家系世襲產生。如中國的皇帝,日本的天皇,英國的國王等。也稱為「君上」。
自負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的素材。久而久之,便為創作《聊齋志異》打下了基礎。而蒲松齡處理這些民間傳說時,除改口語為文言之外,大體保留其本來面貌,故本書亦可做為研究當時社會背景的參考資料。在〈楊大洪〉中,蒲松齡敘述了楊漣的故事。楊漣確有其人,明朝人,號大洪,個性磊落有節操,官至左副御史。天啟四年,楊漣上書彈劾閹黨魏忠賢,次年被陷害入獄而死,在湖北一帶流傳著大量有關他的傳說。相傳,楊漣在未顯達之時,已是湖北有名的文人,自視甚高。他因噎成病,夢見一神仙要他去江邊的柳樹下,找一個吹笛的人。隔天,楊漣到了江邊,果然見到一名道士吹笛,便將身上的金子全給他,請他幫忙治病。道士卻將金子全丟到江中,楊漣看了覺得十分可惜。道士本是仙人,...
濁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亂世。《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接輿避世,箕子被髮佯狂,此二子者皆避濁世以全其身者也。」
邊幅不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終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 (4) 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周公一飯三吐哺,起以接待賢士。後以指殷勤的求取賢士。哺,音ㄅㄨˇ,在口中咀嚼的食物。 (5) 修飾邊幅: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邊幅,比喻人的儀容舉止。見「修飾邊幅」。 (6) 如偶人形:指公孫述的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7) 稽: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