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0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完全。[例]每個人的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大體方向是一致的。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是因才施教,針對特定對象、領域、目標與情境而設計的,較教學方法更特定。教學設計在應用教學策略時,大體可分為三項:組織策略,如將教材內容分類,以章節、綱要、圖表方式呈現以利理解。其次為學習監控策略,如自我檢視學習歷程。第三項為動機策略,即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與注意力等。 教學設計的轉移1.從可觀察的行為轉移至經過組織的內在呈現。2.從自上而下、部分到部分的認知,移自下而上、部分到整體的視野,是一個全面的機制(holistic mechanism)。3.自具體轉變為抽象。整體、基模、知識均是抽象的性質,因此認知是抽象的過...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和學業成就。學生次級文化的研究,通常並不包括小學生次級文化,因為小學生行為習慣與價值觀念的形成,大體上是遵從成人(父母或老師)的要求與期望,在模仿與認同成人的規範中進行學習活動(接受社會化)。所以兒童時期的次級文化事實上是依附於成人,本身並無明顯特徵。(陳嘉陽,2012)  學生次級文化具有和主流文化相同的特徵,但更有獨特的面貌,如關心特定的活動、主題,以別於主流文化。由於年齡相仿的學生面臨相同的情境(例如完成學校作業、通過考試、應付父母的威權、心理的困擾⋯等),經由彼此的相處與社會互動,將會發展或形成一套特有的價值...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人的情緒反應;又如銀行行員遇到搶劫在當時表現處變不驚,但事後害怕不已。另外像醫學院學生能夠專心解剖大體而不會想到死亡等等。理性作用則是屬於隔離作用的一種類型。在某情境下,個體常過度以抽象想法進行擴大解釋,並將自己置身遠處,避免讓捲入焦慮的情緒中,例如將自我情緒與想法進行切割,避免公開表明自己的期望,在情感上採用溫和表達方式,避開不被接受的情緒,而將想法放在明智的(例如隔離、合理化、鬆解、補償等)方面。在臨床上,當事人陳述自己遭到迫害或虐待時,看不出任何痛苦神情,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靜,即是把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
具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體完備。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亦能作畫,畫不過蘭竹數竿,具體而已。」
西風東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產生羨慕、模仿之心。東南沿海城市,成為新的人文薈萃之地和改革思想的的前哨站。 「保國」先於「保教」大體來說,從光緒十幾年以後,知識分子討論的重點從西方的器物轉移到議會制度。買辦出身的鄭觀應,常起在上海與外國人接觸,又曾在倫敦居住,對西方的看法和傳統的士大夫大不相同。他認為立國的根本,在於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必須要能下情上達。這雖然是孔子的主張,但卻只有西方的議院能夠實踐這種理想。這個時候雖然也有人提出議會制度的重要性,主張設置上下兩院及由議員選舉宰相,鄭觀應卻是第一個提出議員由民間選舉,而非由官吏充任的人。中國傳統政治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病、缺點。如:「吹毛求疵」、「瑕疵」。《韓非子.大體》:「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
嚴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刻酷。《晉書.卷三六.衛瓘傳》:「弱冠為魏尚書郎,時魏法嚴苛,母陳氏憂之。」《明史.卷一二八.章溢傳》:「時廷臣伺帝意,多嚴苛,溢獨持大體。」
常態編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當高,個別差異問題並未受到重視。美國在20世紀之初,仍然沿襲能力編班的方式,雖然有反對聲浪出現,但大體上仍以能力編班為主。直到1980年代之後,由於反能力編班者眾,取消能力編班(detracking)走向常態編班乃成為美國教育改革目標之一,但因牽涉到課程與教學,以及觀念和態度的改變,加上學生之間差異過大,因此執行上仍有許多窒礙難行之處。我國自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之後。對於國中編班方式的規定雖然迭有修正,但以「一年級實施常態編班,二、三年級得分組教學」為主軸。歷任教育部長雖然宣示常態編班的重要性,惟為方便教師教學,以提高升學...
顧全大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不識大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