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小、不完整的。如:「碎布」、「碎石」。《漢書.卷三○.藝文志》:「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水滸傳》第三回:「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銀兩,打拴一個包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類的幼蟲,長成至一定階段,即不動不食,其狀如死,形體發生變化,多為棗核形狀,於適合的環境條件下變為成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能發洪水,形體似龍的一種動物。 △蛟龍
形影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論述的重點是教人把握時機。時機不對,縱使有商湯和周武王的才德也無法成就功業;反之,處在夏桀和商紂暴虐無道的朝代而沒有商湯、周武王的才德,同樣也無法成就功業。聖人和時機不可分離,就像一個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體和影子不可分離一樣。後來「形影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與人或與物、物與物的關係密切,不能分開。此外,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恒相對嬉笑,不避忌人。」則用「形影不離」形容二人關係親密,無時無處不在一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雙翅目蚊科。形體細長,胸部有一對翅膀和三對細長的腳。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則多數以人畜的血液為食。卵產於水面,孵化為水生幼蟲孑孓,後蛻化為蛹,再變為成蟲。能傳染黃熱病、瘧疾、絲蟲病和登革熱。 △白鳥、豹腳、蚊蟲、蚊子  ◎
部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典、詞典按照字形結構,取形體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作為查字的依據,所分的部類,稱為「部首」。如人、口、言、金、馬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物名。鹿科麂屬。全身披褐色短毛,雄羌頭上長角,形體大小及吠聲似狗。行動隱密敏捷,常出沒在清晨及傍晚時的山地濃密林區,以野菜、鮮草、嫩葉為食。
目中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爾時,覺一坐無人。」意思是說這兩句話,讓人有飄然神往的感受,所以有「無人」的感覺。這裡的「無人」是形體消失的一種感覺,和「目中無人」的「無人」意思不盡相同。「目中無人」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現身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見於《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 非人:非人類的眾生。 (3) 有形無形:有形體和無形體的。有形如休咎精明等,無形如空散銷沈等。 (4) 有想無想:有思想和無思想的。有想如鬼神精靈等,無想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 (5) 倫:輩、類。〔參考資料〕 《大乘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形容枯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槁,枯木。形容形體消瘦,面容憔悴。 出處戰國楚屈原<渔父>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故事 補充(1)相似詞:骨瘦如柴、形如槁木、形銷骨立(2)反異詞:大腹便便、虎背熊腰、紅光滿面 例句自從小玉大病一場後,她形容槁木,精神不佳。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140,金安文教機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