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東漢許慎撰,三十卷,為中國第一部有系統分析字形及考究字源的字書。按文字形體及偏旁構造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創部首編排法。字體以小篆為主,收錄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列古文、籀文等異體為重文,共計一千一百六十三字。每字下的解釋大抵先說字義,次及形體構造及讀音,依據六書解說文字。晚近注家以清段玉裁、桂馥、朱駿聲、王筠最為精博。簡稱為「說文」。
龐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數量或形體極大,含有超乎正常的意思。如:「老張龐大的身軀,一擠進窄小的車廂,立刻讓人覺得透不過氣來。」
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氣象、氣派。《東觀漢記.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紀》:「帝既有仁聖之明,氣勢形體,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敵。」《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交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交替。《朱子語類.卷七四.易.上繫上》:「交錯代換,而不可以形體拘也。」
越庖代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死後,葬於箕山頂。 (2) 鷦鷯:音ㄐ|ㄠ ㄌ|ㄠˊ。鳥名。形體小巧,叫聲美妙,短尾常翹於背上,喜步行、跳躍,常居於陰暗潮溼處,分布於高山地區。亦稱「巧婦」。 (3) 偃鼠:鼴鼠的別名。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捕食昆蟲為生,亦稱「田鼠」。 偃,音|ㄢˇ。 (4) 庖人:廚師。庖,音ㄆㄠˊ。 (5) 尸祝: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 (6) 樽俎:音ㄗㄨㄣ ㄗㄨˇ。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禮器。
面黃肌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色發黃,形體消瘦。形容人身患疾病或營養不良。[例]電影上出現連連飢荒後,人民面黃肌瘦的畫面。
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身體瘦弱的樣子。元.王德信〈四塊玉.信物存套.烏夜啼〉曲:「要相逢甚日何年在,則我這瘦伶仃形體如柴。」《金瓶梅》第九六回:「誰人知道我心頭,天害的我伶仃瘦!」也作「伶丁」、「零丁」。
多音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字有多種讀音。中國文字原為一字一形體,一字音,一字義。後來,社會因時代的遞嬗,而越趨複雜,語言有了變化,起初的文字不敷應用,原字形也產生變化。其中,文字因不夠使用,或因地域不同,或因訛讀的影響,字音也有改變,一字多音就這樣發展起來。也稱為「破音字」、「歧音字」。
錐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一個底面,頂點為錐狀的形體。如底面為圓形的稱為圓錐體,底面為三角形的稱為三角錐體。
苛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苛的責備。《福惠全書.卷四.蒞任部.交接寅僚》:「多方指示,而毋為苛責。」《紅樓夢》第四五回:「眾人都體諒他病中,且素日形體太弱,禁不得一些委屈,所以他接待不周,禮數粗忽,也都不苛責。」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