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6.44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位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號與地位不顯明。如:「他在這裡已任教多年,但因名位不,所以大家都不注意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暴露。《三國演義》第二四回:「乞全屍而死,勿令露。」
化師範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大學之一。民國六十年成立臺灣省立教育學院,六十九年改制為國立臺灣教育學院,七十八年改制為國立化師範大學。設有教育、科學教育、職業教育三個學院,至九十七年發展成七個學院。有進德、寶山兩校區,前者現址位於化市進德路,後者位於化市師大路。
化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屬化縣。位於化平原與臺中盆地的交界處。境內有孔子廟、南瑤宮、鄭成功廟等名勝古蹟。
勛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表現功績。唐.許堯佐《柳氏傳》:「檢校尚書、金部員外郎兼御史韓翊,久列參佐,累勛效,頃從鄉賦。」
  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表標準指大陸地區獲得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稱號所需達到的條件。一九八八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在一九八九年開展大規模表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活動,並為此於同年十二月發布〔嘉獎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暫行辦法〕,規定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表標準是:獲獎人員必須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獻身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中堪稱表率,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1)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思想端正,關心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培養人才方面成績卓著者;(2)在完成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中積極改革,勇於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有突出成績者;...
癉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憎恨壞的,表揚好的。也作「善癉惡」。
可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明昭著,可為憑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程門舊約,兩兩無憑。韓氏新姻,可據。」
化孔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有名的古蹟。位於化市禮門路六號。創建於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是當時臺灣最完整的學府。主殿為大成殿,內有清雍正、乾隆等皇帝所題的匾額。廟內原有的禮門、義路、泮池、萬仞宮牆皆毀於日治時代,其他地方亦多所殘敗,後經縣政府聘請專家,斥資修整,方見原有規模。現屬臺閩地區一級古蹟。
聲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蹤敗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一旦聲跡露,親庭罪責,將妾拘繫于內,郎趕逐于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