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灌溉用的蓄水池。多用於地名。如化縣的埤頭鄉、臺南市的虎頭埤。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後漢書.卷三五.曹褒傳》:「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吾何辭哉!」《孽海花》第二五回:「不如仍請敬王出來,做個領袖,兩位老師,也該當仁不讓,恢復光緒十年前的局面。」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賦〈湛露〉,就表示諸侯願意共同抵禦天子所痛恨的人,為天子效命。天子因此賜給他們紅色和黑色的弓、箭,以顯他們的功勞,並設宴樂酬賞。現在我只是奉命來繼續兩國的友好關係,承蒙君王賜宴,豈敢觸犯大禮而自取罪過呢?」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同仇敵愾」,用來指共同抵禦仇敵。也作「敵愾同仇」。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據《藝文類聚.卷三七.人部二一.隱逸下》引)是以梁鴻蘇伯,記遠跡於前;叔夜士安,書高麈於後。雖去取異情,群略殊軫,而獨行必,斥言罔極。貞操1>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2>共遠。明公得一含道,體二居宗,跡屈巖廊之下,神遊江海之上,愛奇商洛,訪美東都。 〔注解〕 (1) 貞操:貞潔的操守。 (2) 山壑:山峰與河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地無銀三百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欲蓋彌
移情與反移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情感,不了解個人的信念、特質、態度、需要和未竟事務是如何滲透至關係中,失去客觀性,則會使治療效果不,可和督導討論、自我覺察找出反移情根源、個人接受分析等方式覺察自己對個案的反移情狀態。(註二)Brems(2001)闡述四種反移情類型:(1)特定議題型(issue-specific):對特定話題產生迴避、負向,或情緒高漲的反應;(2)特定刺激型(stimulus-specific):對個案的外在或人格特質產生迴避、負向反應,或情緒升高;(3)特定特質型(trait-specific):諮商師對人通常會有的習慣性反應,如...
疾風勁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舊唐書.卷二.太宗本紀上》:「天地定位,君臣之義以;卑高既陳,人倫之道斯著。是用篤厚風俗,化成天下。雖復時經治亂,主或昏明,疾風勁草,芬芳無絕,剖心焚體,赴蹈如歸。」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傷害、剝削。《荀子.禮論》:「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刻生而附死謂之惑。」唐.楊倞.注:「刻,損減。」唐.柳宗元〈封建論〉:「大逆未,姦利浚財,怙勢作威,大刻於民者,無如之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