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3.5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同姓之國。《書經.蔡仲之命》:「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記.卷三九.晉世家》:「曹,叔振鐸之後;晉,唐叔之後,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
阿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母親的姊妹。晉.王獻之〈東陽帖〉:「不審阿姨所患得差否?」(2)妻子的姊妹。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豈有大唐天子阿姨,無錢用耶?」(3)庶母。《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傳》:「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竟齋不萎。」(4)與母親年紀差不多的女子。如:「阿姨!請問兒童讀物擺在那邊?」
尊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尚、高貴。《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文惠太子長等傳.論曰》:「夫帝王子弟,生長尊貴,情偽之事,不經耳目。」《紅樓夢》第六一回:「就是這樣尊貴。不知怎的,今年這雞蛋短的很,十個錢一個還找不出來。」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提供參考。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
供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取花果、香水、燈及珍寶等物或其他種種善行,獻給佛陀。《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傳》:「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甖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品德,指斥較多;而對於他的政治才能,雖有肯定但不充分。儘管史料與文獻對雍正毀多於譽,但清史學者傅宗中指出:「清世宗歷統僅十三載,為時雖屬短暫,為就筆者觀之,此一十三年之成果,有造於清代統治者,實頗堅深。蓋以聖祖康熙,為政寬仁,終於吏治廢弛,國庫空虛。此世宗繼統時之局面也。而迨高宗嗣世宗即帝位時,則已呈吏治清明,府庫充盈之景象。高宗得垂統六十年,受賜於世宗之治績者,實屬不淺。」其實雍正在他不長但也不算太短的十三年統治中,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又抱定改革的宗旨。對於清朝前期的發展階段,實兼有鞏固和開拓之功,若權衡雍正對歷史...
有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趣思致不同於流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今小子說一個松江富翁姓潘是個國子監監生,胸中廣博,極有口才,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2.有趣,耐人尋味。《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他這番議論頗有意思,大約想我送他些別敬的緣故。」
3.有情意、想擁有。如:「那個男孩子似乎對你有意思。」「你對這個職位有意思嗎?」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居住於北角繼園街輝濃台。[編輯] 1955年以後1957年,張愛玲開始為香港電影業鉅子陸運濤的電影業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劇本,直到1964年陸運濤飛機失事身亡。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於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電影劇本有由陳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萬歲》。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
克儉克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勤克儉」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大禹謨》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1>,惟汝賢。汝惟不矜2>,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3>,天下莫與汝爭功。予乃德,嘉乃丕績。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罔與守邦?欽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言不再。」 〔注解〕 (1) 不自滿假:不自高自大。假,大。 (2) 矜:音ㄐ|ㄣ,驕傲自大。 (3) 伐:自誇。
孜孜不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源,提供參考。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