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典。南朝梁.武帝〈贈諡臨川王宏詔〉:「宜增峻禮秩,式昭典。」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五:「飾終典,榮及旁孫,他疆臣未嘗有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汪祖字典存,江蘇吳縣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任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江蘇省立蘇州中學校長。
  九一八事變後,國人受此特殊刺激,國難教育之主張高唱入雲。惟當時亦有反對聲浪,認為教育原具有百年樹人的任務,即在國難嚴重時候,亦用不著另立名目。
  汪祖因特在〔江蘇教育〕雜誌五卷十二期,撰〔國難與教育〕一文,指出「我們所謂的國難教育,並不是在國家整個教育之外,再創立一種特別的教育,不過是將原來應付百年來國難未曾得著效果的教育,加以損益,有所著重,使切中時艱,而能充分發揮挽救國難的功能罷了。」強調國難教育的意義,是將平時教育的本質,加以改造,俾適合國難時期的客觀需要,...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王《野客叢書.卷一四.眾口鑠金》:「古人有言:『眾口鑠金,三人成虎。』」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稿.卷四三九.廖壽□列傳》:「伏願皇太后崇儉黜奢,時以民生為念,俾皇上知稼穡之艱難,目染耳濡,聖功自。」 02.《太平天國資料.太平天國史料.欽定士階條例》:「至於誦習書史,博覽篇章,目染耳濡,課學即求心之道;通經致用,家修即廷獻之資。」 參考詞語︰耳染目濡注音︰ㄦˇ ㄖㄢˇ ㄇㄨˋ ㄖㄨˊ漢語拼音︰ěr rǎn mù rú釋義︰猶「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 01.《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貴的久了,後邊生出來的兒孫,一來也是秉賦了那澆漓的薄氣,二來又離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習就了那輕薄的態度。」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經.益稷》(舜)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1>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2>日孜孜3>。」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生卒年不詳。因治洪水有功,得舜禪讓,立國為夏。亦稱為「大禹」、「夏禹」。 (2) 思:語詞。無義。 (3) 孜孜:勤勉不懈。孜,音ㄗ。 ◎2《書經.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四六回:「徐功道:『弟前往寨中晤劉文靜兄,盛稱吾兄文章經濟,才識敏達,世所罕有。今日到此,弟當退避三舍矣!』」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dān jīng bì lì釋義︰竭盡精神與力量。見「殫精竭慮」條。 01.明.張居正〈示季子修書〉:「晝作夜思,殫精畢力,幸而藝成。」 02.清.薛福成〈應詔陳言疏〉:「飭下海疆大吏,薦舉輪船將才,其尤異者不次拔擢,俾天下知功名之路,相率研求,殫精畢力,以備干城之用。」 參考詞語︰殫心竭慮注音︰ㄉㄢ ㄒ|ㄣ ㄐ|ㄝˊ ㄌㄩˋ漢語拼音︰dān xīn jié lǜ釋義︰竭盡心智思慮。見「殫精竭慮」條。 01.《清史稿.卷三七○.宗室耆英列傳》:「二十六年,京察,以殫心竭慮坐鎮海疆,被議敘。」 參考詞語︰殫智畢精注音︰ㄉㄢ ㄓˋ ㄅ|ˋ ㄐ|ㄥ漢語拼音︰dān zhì bì jī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綵華麗。南朝梁.江淹〈為始安王拜兗州刺史章〉:「絢服騰炤,冊凝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已經。唐.趙冬曦〈和尹秋夜遊灉湖〉詩二首之一:「山暗雲猶辨,潭幽月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效法。《書經.太甲中》:「王乃德,視乃厥祖,無時豫怠。」漢.孔安國.傳:「言當勉修其德,法視其祖而行之,無為是逸豫怠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