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9.62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燃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擊異教邪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范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榷》的〈范蔚宗以謀反誅〉,是為范曄翻案的文章。 觀點無神論范曄是個無神論者。在《後漢書》裡,他猛烈擊了佞佛。認為佛教奇譎不經,尤其不屑於其神不滅論和因果報應的說法。並對信佛的漢桓帝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范曄也反對天命論,認為「天道性命,聖人難言之,況乃臆測微隱,猖狂無妄之福,污滅宗親,以觖一切之功哉!」他還在《張衡傳》中大量收錄了張衡反圖讖引述的史實和論證。與此同時,范曄論證了陰陽禁忌的謬論。 著作《後漢書》《雙鶴詩序》《樂游應詔詩》《和香方》(今迭)《雜香膏方》(今迭)《百官階次》(今迭) 評價范曄的文風筆勢縱放,詞句...
掊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用語言、文字攻擊或糾責他人。《莊子.人間世》:「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梁實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27年到1930年間,和魯迅展開關於文學的階級論與人性論的論戰;1938年因「抗戰無關論」受到擊;對日抗戰時曾居四川;1949年5月移居台灣,先後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長、大同大學董事;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中華民國台北市。檔案:Http://www.xys.org/xys/pictures/mliterature/liangshiqiu.jpg 著作:梁實秋的創作以散文成就最高,風格曠達,幽默風趣,讀者廣泛,影響很大。散文集:《罵人的藝術》《雅舍小品》(四集)《...
大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言詞激烈,攻擊力強的人。如:「他經常對公共事務猛烈擊,因此大家私下都叫他『大炮』。」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蔡元培、楊杏佛等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4年4月,林語堂創辦由他主編的《人間世》,用諷刺文學擊時政。此間,應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之約,林語堂寫成了《吾國與吾民》一書,後在美國出版,很快成為暢銷書。1936年8月,林語堂舉家遷居美國紐約。林語堂遷居美國後,應庄台公司華爾希之約,寫成《生活的藝術》一書,介紹中國人是如何品茗、行酒令、養花蓄鳥、觀山玩水的。該書出版後,風靡一時,成為1938年全美最暢銷的讀物,其後重印了四十多版,譯成十八國文字,各種版本同樣暢銷,歷久不衰,一舉確立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1938年,林語...
湯顯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期間,與東林黨人交往甚密。 萬曆十九年( 1591年 ),他又寫了《論輔臣科臣疏》,揭發時政積弊,擊朝廷,彈劾大臣,因而觸怒了神宗皇帝。 之後被謫遷廣東 。 後又調任浙江遂昌知縣。 湯顯祖在地方為官清廉,體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終還是因不滿朝政腐敗,於萬曆二十六年( 1598年 )棄官回鄉,在臨川建了一座閒居,號“玉茗堂”,從此致力於戲劇和文學創作活動,終其一生。 著作戲劇• 《紫簫記》,大約創作於1577年 ,卻因被認為影射時政而輟筆。 十年後又改為《 紫釵記 》。• 1598年棄官返鄉後作《還魂記》,即《 牡...
炮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言語的強烈擊。如:「立委們強烈炮轟那位失職的官員。」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變,其臨終遺言曰:「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政治思想的特色,第一個就是擊君主專制和清朝政權。他由反君主專制以及反異族統治,進而排滿大義。因為當時清廷統治者的民族歧視政策使得整個民生困窘,塞蔽其智力,因而激發他革命的動機。第二個有關於譚嗣同政治思想的則是批判封建倫常禮教。他認為封建統治階層利用「名教」來箝制人民的思想,其中為禍最烈的就是「三綱五德」,那個是統治者用來奴役人民的工具。因此他對「忠君」、「死節」、「孝道」、「貞節」等封建道德給予尖銳的批判。他之所以這樣深切厭惡封建的倫理道德,主要...
繼晷焚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著白天來讀書。結果呢?只因擊異教邪說,排斥佛、老思想,便遭當權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