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何才能覲見天子呢?」石碏說:「陳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寵信,而現在陳國和衛國的關係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訪陳國的國君,請他向周天子請示,必定可以得見。」於是石厚就跟隨著州吁到陳國。這時石碏暗中派人告訴陳桓公:「衛國領土狹小,而我已經年老了,不能有所作為。州吁和石厚就是殺了我國國君的人,請你們趁這個機會處置他們。」陳國人就把他們抓起來,請衛國人親自來處置二人。衛國派右宰醜在濮縣把州吁殺了。至於石厚,大家認為因為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殺了首惡州吁就夠了,但是石碏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州吁做的許多壞事,石厚也都有參與籌畫,不能不嚴懲,所以就派他的家臣獳(ㄋㄡˋ)羊肩到陳國殺死了石厚。石碏這種為...
六神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去請盧柟來會面。盧柟天生就恃才傲物,知縣一連請了五六次,他也不理會。知縣見盧柟不肯來,情願自己前去拜訪,差人跟盧柟訂了日子,去賞梅花。然而就在約會的前夕,因為新按院到任,必須前去接待,只好與盧柟改期。但等到知縣事情大致忙完,已是春季桃花盛開之時,又差人去和盧柟再約期見面。但是天下竟有這麼巧的事,就在知縣正要赴約時,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夫人,卻忽然流產了,暈倒在地,血沾滿了身子。把知縣嚇得六神無主,根本沒有心情去喝酒、賞花了,只好又差人去向盧柟告罪。「六神無主」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心慌意亂,拿不定主意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專、專門。[例]特地、特派、特來拜訪
晤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見談話。[例]這次的拜訪,雙方晤談甚歡。
慕名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慕盛名而前來拜訪。多為客套的說法。《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這金礦辦起來倒也是一件大商務。兄弟向在漢口,這回是慕名而來,打算多少做點股分。」
唐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禮、冒昧的言語、舉動。[例]沒事先通知就來拜訪,是我唐突了。
博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梁山伯與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過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考據 唐代文獻中國許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張讀的《宣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拜訪、惠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將軍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
造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拜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