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梅竹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為唐代著名的浪漫派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李白詩歌取材廣泛,想像豐富,多用誇飾的手法、生動的比喻,來抒發其思想感情。他擅長寫七言古詩和絕句,賀知章見其文,曾稱讚他為「謫仙人」,所以李白又被譽為「詩仙」。李白的作品中,有一首〈長干行〉,是藉著一個年輕商婦的情感為題材的抒情敘事詩。詩中以女子自述的方式,寫出了自童年、成婚到別離相思的過程及對夫婿的深情,全詩充滿了溫柔深厚而又熾熱奔放的情感。其中「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是敘述二人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詩中描寫一對情竇未開、純真爛漫的小兒女,透過「折花」、「騎竹馬」、「遶...
故態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態復萌」典源作「故態復還」。劉禹錫(西元772∼842),字夢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詳。貞元九年進士,後為監察御史。因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晚年曾為太子賓客,故亦稱為「劉賓客」。劉氏擅長詩文,與白居易為好友,詩名相當,並稱「劉白」。賦體演變到了唐代,重要性已經被詩所取代,不過仍有一些詩人以散體賦、騷體賦和俳賦的形式,創作了不少托物言志、抒情詠懷的短賦佳作。〈砥石賦〉便是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作以自勉。文中自述有一把寶劍,本來非常鋒利,被貶朗州之後,因為南方氣候潮濕,以致寶劍生鏽,甚至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
姍姍來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載,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因為長得十分美麗,又擅長唱歌跳舞,很得武帝歡心,但是,進宮沒幾年,她就生病過世。李夫人死後,漢武帝非常思念她,還將她的畫像掛在甘泉宮中。有一個名叫少翁的方士,知道這件事後,就自我推薦,說可以召喚李夫人的靈魂來和漢武帝相見。那天晚上,少翁作法後,漢武帝果然看到一個形似李夫人的黑影出現在帳幕中,或坐或行。礙於少翁之前交代不能太靠近觀看,使得漢武帝更加思念李夫人,心情變得十分感傷,便寫了一首詩,請樂工譜曲傳唱宮中,這首詩歌的部分內容是:「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大意是:帳幕中的人影是不是你呢?我站在這裡看著你,你為什麼偏偏...
龍飛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書為中國書法的一種書寫字體,為書寫方便、快速而產生,大約起於漢代。草書初創時稱為「章草」,是將隸書簡省點畫,保存波勢,草率寫成,但字字分離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將筆勢連綴,上下兩字時時相連,於是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南朝梁武帝,名蕭衍,博學能文,並擅長書法,曾作〈草書狀〉一文,對草書變化多端的體態讚歎有加。他形容草書筆勢婀娜時如柔弱的柳樹,聳峙挺拔時如擺動的長松,婆娑委曲時如飛舞的鳳,宛轉周折時如蟠伏的龍,文云:「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字跡潦草零亂。 + 天目山位於浙...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者,指占候卜筮的人。太史公司馬遷撰寫的〈日者列傳〉,是楚人司馬季主的傳記。司馬季主,精通《易》理,擅長黃老之術,在長安東市替人占卜為生。這天,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賈誼兩人剛好都輪到放假,於是聚在一起討論大《易》和先王聖人的道術。賈誼說他曾經聽說,古代的聖人如果不在朝廷當官,就一定置身於醫生或卜者的行列,他想去找卜者來驗證這句話的真實性。兩人來到市集,在占卜的店鋪中遇到閒坐的司馬季主。席中,司馬季主講述天地自然運行規則,和陰陽吉凶的緣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這使得他們感到十分驚異,曉得是遇見高人,連忙把帽子戴正,繫好帽帶,並整理衣襟,端正地坐好,然後才開始發問。後來「正襟危坐」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莊...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中。 (4) 冉有: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參考資料〕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胥公有啟謝歐陽秀才云……賞孫詩之零雨,何止一章?贊沈賦之磓星,豈惟數句!固將備西崑之玉府,奚獨易東堂之桂枝?允矣難能,誠哉可貴!
自出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杼」原指織布機,後世引申為詩文的組織和構思。根據《魏書.卷八二.祖瑩列傳》記載,祖瑩從小就好學喜歡讀書,而且日夜不休,即使被父母禁止,還是趁著夜晚家人睡著後偷偷地繼續讀書。他尤其喜愛寫文章,長大後以擅長文學而受到朝廷重用,他常對人說:「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大意是說:文章的構思、見解,要能獨創新意,就像用不同於別人的織布機,織出不同於別人花紋的布料一樣,有自己的風格,才能不落俗套。祖瑩說這段話的主要用意,其實是在諷刺那些愛剽竊別人文章的人。後來「自出機杼」被用來比喻獨創新意、風格。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中,列於政事科。求,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弟子。性謙退,有才藝,擅長政事。魯哀公三年時成為季氏的家臣,在孔門弟子中名列政事科。亦稱為「冉有」。 (2) 相:輔佐。 (3)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擅長。[例]能言善道、能歌善舞
捕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掌握某一事物的特質,使其呈現出來。[例]他擅長用鏡頭捕捉山林之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