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液體結成固體或氣體變成液體。如:「凝結」。《易經.坤卦.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詩:「幕中草硯水凝。」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操守,不知廉恥。《明史.卷二○八.余珊傳》:「正德間,士大夫寡廉鮮恥、趨附權門,幸陛下起而作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持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語本漢.司馬相如〈喻巴蜀〉。 △「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當仁不讓」、「寡廉鮮恥」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隨波漂流注音︰ㄙㄨㄟˊ ㄅㄛ ㄆ|ㄠ ㄌ|ㄡˊ漢語拼音︰suí bō piāo liú釋義︰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01.三國魏.陳琳〈吳將校部曲文〉:「若夫說誘甘言,懷寶小惠,泥滯苟且,沒而不覺,隨波漂流,與熛俱滅者,亦甚眾多。」 參考詞語︰隨波同流注音︰ㄙㄨㄟˊ ㄅㄛ ㄊㄨㄥˊ ㄌ|ㄡˊ漢語拼音︰suí bō tóng liú釋義︰猶「隨波逐流」。見「隨波逐流」條。 01.唐.權德輿〈送襄陽盧判官赴本使序〉:「德蕩乎名,名與實軌矣,至有趨世徇物,隨波同流。」 參考詞語︰隨波逐浪注音︰ㄙㄨㄟˊ ㄅㄛ ㄓㄨˊ ㄌㄤˋ漢語拼音︰suí bō zhú làng釋義︰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譴責。《左傳.僖公五年》:「夷吾訴之,公使讓之。」晉.杜預.注:「讓,譴讓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複。宋.岳飛〈奉詔移偽齊〉:「驛騎交馳,羽疊至。」《清史稿.卷二二.穆宗本紀二》:「丙辰,以水旱疊見,詔修省。」
赴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赴湯蹈火」。見「赴湯蹈火」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三齣》:「寧南兵變,料無人能將傳;探湯蹈火咱情願,也只為文士遭譴。」
倚馬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01.清.毛奇齡〈百字令.秋風乍起〉詞:「倚馬成文,磨盾草,殺盡中山兔。」 參考詞語︰揮毫倚馬注音︰ㄏㄨㄟ ㄏㄠˊ |ˇ ㄇㄚˇ漢語拼音︰huī háo yǐ mǎ釋義︰言揮筆作文,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01.清.張鳴珂〈齊天樂.江山洵美非吾土〉詞:「彈鋏歌魚,揮豪(毫)倚馬,儘把閒愁消遣。」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載: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敗,姚萇趁機叛變殺死苻堅,並且在長安稱帝建立後秦;同一時間,慕容垂也自立為王,建立後燕,原本統一的北方政權再度分裂。這時幽州刺史王永,擁戴苻堅的長庶子苻丕為帝(即前秦哀平帝)在晉陽即位,並且向州郡發出文書聲討姚萇和慕容垂,在第二篇文中說:「天下動亂,外族入侵,先帝苻堅死在賊人手上,京都長安淪陷,國家衰弱,人民處境艱苦有如陷於泥沼和炭火之中。但上天沒有讓秦滅亡,主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光復國土。」王永希望各州郡官員接到文書之後,在孟冬上旬率兵到臨晉會師,準備和姚萇、慕容垂決戰,可是,結果仍然不敵,王永兵敗後,苻丕南逃,他最後被晉將馮該殺死。「生...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於安思危注音︰ㄩˊ ㄢ ㄙ ㄨㄟˊ漢語拼音︰yú ān sī wéi釋義︰猶「居安思危」。見「居安思危」條。 01.《逸周書.卷二.程典解》:「於安思危,於始思終。於邇思備,於遠思近。」 02.三國魏.陳琳〈吳將校部曲文〉:「是以大雅君子,於安思危,以遠咎悔。」 參考詞語︰居逸思危注音︰ㄐㄩ |ˋ ㄙ ㄨㄟˊ漢語拼音︰jū yì sī wéi釋義︰猶「居安思危」。見「居安思危」條。 01.《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列傳》:「且古之君子,不知士,則不明不安。是以居逸而思危,對食而肴乾。」 參考詞語︰居安慮危注音︰ㄐㄩ ㄢ ㄌㄩˋ ㄨㄟˊ漢語拼音︰jū ān lǜ wéi釋義︰慮,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