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6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螺旋式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各具可辨認的特性。(5)生命有其生存的條件與環境,生物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6)學習科學過程技能可獲得許多處理,解決事物的方法。此六大概念綱領、基本上乃循螺旋式的發展模式加以架構的。其目的即再透過探究學習的過程,輔導兒童逐步體認、歸納形成這些基本的概念;同時也提供教師掌握課程架構的大方向,以便逐年擴展有關的學科概念而不致迷失於繁瑣的科學概念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獲得、得到。[例]中獎、中籤、中選
臨淵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程。《文子.上德》中提到,竹木可以生火,但要先鑽木才能有火;地底下雖有豐沛的水,但也要經過挖掘才能獲得水泉。跛腳的鱉即使一小步一小步爬行,最後也可以行走千里;小土堆只要日積月累,最終也能堆積成山丘。因此他更進一步舉例說明,就像想要抓魚的人,如果只是在河邊看著魚在水裡游,倒不如回家去織網來捕魚,這樣才能抓得到。後來「臨淵羨魚」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雖有欲望,卻沒有實際行動。「臨淵羨魚」作為書證,最早是出現在漢朝董仲舒上書給皇帝的〈對賢良策〉裡,其中提到:「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他認為可以用來說明漢代的現實狀況,因為從高祖建立漢室以來已七十多年,國家運作仍未...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君問他說的是什麼,他說:「您有門下食客好幾百人,都沒人敢進諫,只有我敢,這是一喜;再者,我的諫言又獲得採納,這是二喜;進諫後可使您免於過錯,這是三喜。此外,登徒不願護送象床,他允諾:我如果幫了他的忙,便送我寶劍一把作為答謝。」孟嘗君問他是否收到寶劍,他說還沒有。孟嘗君不但要他趕快去把寶劍收下,還在門板上寫下:「能使我揚名、阻止我犯錯,縱然私下收受寶物的人,都請快來進諫。」  除了《戰國策》之外,時間較早的《左傳》已有「舉趾高」的說法。《左傳.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說的是:鬥伯比覺得莫敖走路時腳抬得很高,顯得很驕傲,必定會失...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予增強,已減弱其表現該反應的做法,例如代幣與獎金交替制約後,對學生即具有激勵作用;但學生表現某行為而獲得代幣後,若不再繼續給予獎金來增強,則代幣的激勵作用便會逐漸降低,學生表現該行為的頻率也會跟著逐漸削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增強理論Keyword:reinforcement theory 參考資料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三版)。台北市:高等教育。P.336-338(註一)教育心理學(張文哲譯)(2005)。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P.164。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註三...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份:指個人在運思中使用語文及運算以比較、組合、推理的能力。知識習得成份:指個人經由學習語文或數學等而獲得知識的能力。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個人面對新環境時,應用舊經驗與新經驗結合,表現適當的行為。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指個人適應環境的綜合能力,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改變環境的能力及選擇環境的能力。此理論最大的特色就是強調智力是可教育性的,智力的測量應包含測量個人外在的知識、外在的適應能力及使兩者結合的能力,以形成一個完整而獨立的三元智力(...
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指彙集眾人的智慧,以獲得更廣更大的效益。《老殘遊記》第三回:「但凡聞有奇才異能之士,都想請來,也是集思廣益的意思。」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適、愉快的環境,先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再經由層層詰問,並鼓勵兒童深入思考,以期能激起兒童內在的興趣,獲得有意義的知識。  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發現及解決問題,是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中心,從開放的學習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獲得結論並驗證之,經由問題解決的過程,讓學生從中學得解決問題的技能(張靜儀,1995;張清濱,2000;劉宏文,2001)。因此探究式教學是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再以此問題進行探究,並讓學生...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1出處2 一、2解釋3 二、故事3.1 三、1相似詞3.2 三、2相反詞4 四、例句 一、1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2解釋釋一:指身懷絕技的人,平常沒沒無聞,一但發展長才,將令人大吃一驚。釋二:一開始發展就有突出表現,獲得令人驚訝的成功。 二、故事戰國時代的齊威王不到三時歲就即位,齊威王仗著齊國國力強盛,一天到晚飲酒作樂,把國家大事統統拋在腦後。很多官員有樣學樣, 也是只拿薪水不做事。可以想像得到,幾年下來,朝政荒亂,齊國也就越來越衰弱了。其他國家當然不會...
桑代克學習三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的次數而定。準備律是刺激反應的聯結,隨個體身心準備狀態差異而異。個體在需求狀態下反應時,將因反應而獲得滿足,有過滿足的經驗,其後在相同情況下會出現相同反應。效果律是刺激反應的聯結,視反應後是否能獲得滿足的 效果而定。對預先設定的刺激表現反應,反應後獲得獎賞,則使刺激反應聯結增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