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係。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佛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學|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弗氏時代的醫師,多排斥佛氏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並不重視言談,...
月暈而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暈出現,則知將起風。比喻事情發生前,必有徵兆。宋.蘇洵〈辨姦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不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成材,自謙之詞。《左傳.成公三年》:「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紅樓夢》第六九回:「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前導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聯,例如,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讓大學生閱讀一段有關佛教的文章,在閱讀該文章之前,研究者給予部分大學生前導組織,其內容為佛教和基督教之比較。其他學生則閱讀無關的文章。研究結果發現,有前導組體的學生對教材內容的保留量,比其他學生多得多。Ausubel和Youssef認為,會有這樣的發現,原因是前導組體活化了大部分學生有關基督教的知識,而學生就可以使用這些知識來收納較不熟悉的宗教訊息。 研究報告許多研究已經確定,前導組織能增加學生對某種材料的瞭解。當教材內容有良好結構,但對學生而言並非一看就清楚時,前導組織似乎最為有效。但在...
功能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Taylor指出實施功能性評量的步驟共有下列六點:1.謹慎界定問題行為。2.確認可預測或在行為發生前會立即出現的變項。3.確認行為發生後立即出現的變項(後果)。4.發展假設。5.蒐集觀察資料以支持假設。6.發展一個介入計畫。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功能性評量、前因、行為、後果英文關鍵字: Functional Assessment、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s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66,華書局有限公司。
徵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發生前所顯現的跡象。《漢書.卷七五.李尋傳》:「舉錯誖逆,咎敗將至,徵兆為之先見。」《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九.天元紀大論》:「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也作「徵候」。
寸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人便將他與朱氏合葬,不到一年,墳上長出一棵梓樹,樹根相連,樹身分成二枝但卻緊緊相抱,就好像陸氏夫婦生前那樣的形影不離。後來「寸步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關係密切,總是在一起,但不限用在夫妻關係,如《水滸傳》第二回:「高俅自此遭際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離。」即為此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貪求、追求。《文選.陸機.豪士賦序》:「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後。」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慶四年(824年)敬宗即位,同年十二月韓愈因病去世,年五十七。韓愈去世後,〈韓文公墓誌銘〉是由其生前指定的高徒皇甫湜撰寫,李翱令作行狀。學術思想: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讚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力主「文以載道」,自云:「己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累述死者生前的功德以示哀悼並封以稱號。《禮記.檀弓上》:「魯哀公誄孔丘曰:『天不遣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
文體名。一種哀祭文,是敘述死者生前德行、功業的韻文。如:「哀誄」、「銘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