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僅自己的詩文集叫做《樊川文集》,他的號也是「樊川」。杜牧逝世前,整理自己的詩文,燒掉了大半。但是他生前詩文大多會抄錄給外甥裴延翰,杜牧死後,裴延翰將其詩文450首編為20卷的《樊川文集》 作品《赤壁》折戟沈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翻譯:埋在沙裏的折斷了的戟,製戟的鐵還未完全銷蝕而變形。我拿起來洗刷端詳,認得是三國時候遺留下來的武器。由此想起,假如那一場赤壁之戰,要不是那東風幫助了周瑜,恐怕會敗北,大小喬兩人都被曹操擄去,收藏在銅雀台裏,成為曹的姬妾。《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
書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卷冊。[例]這些書卷是父親生前最珍愛的。
學術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作為教育諮商與評估給學生獎學金之用。其語文與數學分數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大約為.90;以大樣本學生前後間隔一年,參加大學性向測驗的語文與數學的分數,發現複本重測信度係數,介於.86至.90之間。學術性向測驗的題目,取自各學科的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可用以測量受測者的學科知識與能力,因此具有內容效度。學術性向測驗的主要用途,乃在評估受測者就讀大學的預備情形;因此,將測驗結果與上大學之後的學科成績求相關,就可以得到校標關聯效度。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曾以2,000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該測驗的語文與數學分數...
身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後。晉.陸機〈豪士賦序〉:「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後。」《文明小史》第六○回:「聽說蕘翁遺物,身後全歸汪氏。」
牽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閩南習俗中,在人死後透過巫師召請亡魂,叩問死者一些生前死後之事。[例]牽亡的習俗,在臺灣民間仍時有耳聞。
哀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哀指死時哀痛;榮指生時榮顯。「哀榮」指生前死後皆蒙受榮寵。唐.杜甫〈八哀詩.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匡汲俄寵辱,衛霍竟哀榮。」
2.特指人死後所得到的讚賞聲名。如:「素人畫家洪通生前窮困潦倒,死後倍受哀榮。」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七.龍尾道》:「過家上冢,懇章盡得於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
目染耳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葛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山中,一心煉丹修道,並繼續完成《抱朴子》一書。後至八十一歲時,端坐日中,兀然若睡而死,且衣著顏色如生前時的樣貌,相傳是尸解成仙。=著作=著有《抱朴子》內外篇、《神仙傳》、《隱逸傳》、《肘後備急方》,及碑、誄、詩、賦、雜文等等。 思想觀點葛洪思想中心是神仙思想,因為他生長於魏晉這種世亂裡,加上他自己本身又簡素好道,因此對於神仙之道深信不疑。不過他的神仙思想是依託道家,認為黃老二聖,深識獨見,是因為先人曾給予仙經。這種依託雖然看似戲劇性,不過背後有其動機和時代背景,因此也就不足以為怪了。 評價葛洪繼承、發揚早期道教的神仙理...
見幾而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看到事情發生前細微的跡象,就能有所因應。《周書.卷五○.異域傳下.史臣曰》:「然則易稱『見幾而作』,傳云『相時而動』。大時者,得失之所繫,幾者,吉凶之所由。」
海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則表示海明威的小說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曾為《了不起的蓋茨比》寫序的林以亮也認為,在費茲傑羅生前,海明威的地位遠高於費氏,但是海明威死後,一窩蜂的模仿,讓海明威文筆的缺點曝露無遺,相反的費茲傑羅的地位在二戰後卻如日中天。 對後世的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亦影響到了傑克•卡盧克和其他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說他曾希望成為一個像海明威這樣偉大的美國短篇小說作家。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常常將自己跟海明威比較,在他早期的小說《萊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中亦可看到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