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急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如星火」原作「急於星火」。李密,字令伯,三國時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人。專攻《春秋左氏傳》,博覽群書,有才學,口舌善辯,曾在蜀任官。父親早逝,母親在他四歲時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事奉祖母至孝,晉武帝時,徵為太子洗馬,但他認為祖母年事已高無人奉養,於是上〈陳情表〉婉轉地辭謝聖意,內容非常哀切懇摯。武帝看了之後大為感動,於是賜奴婢與食米,使其終養祖母。表中有一段寫到:「詔書下得十分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趕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實在是進退兩難。」後來「急如星火」這句成語就...
扇枕溫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親至孝。參見「扇枕溫被」條。明.高濂《玉簪記》第二七齣:「自昔年離膝下,今經三載餘,白雲回首,回首應無際。扇枕溫衾,番做個倚門倚閭。不孝兒,逆天罪,難饒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整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紀律整齊嚴肅。《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策》:「軍令整肅,百姓懷之。」《晉書.卷三三.列傳.何曾》:「曾性至孝,閨門整肅,自少及長,無聲樂嬖幸之好。」
心懷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的他,為人十分親和,對待部屬像對待朋友一般,出外狩獵時盡可能的不擾民,不踐踏農人作物。另外,他事母至孝,親生母親贈予的衣物,必定沐浴後才恭敬地穿上。但可惜在他三十三歲那年,就因病過世了。晉朝陳壽替孫登立傳,並評論說:「孫登居心所存,足為茂美之德。」也就是說從孫登這個人的存心,就知他足以發揮出盛美的德行。 「叵測」則見於《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尹愔》。唐朝人尹愔天資聰敏,他的老師王道珪曾經說:「我這麼多學生裡,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尹愔的父母過世後,他因為過份哀痛而不願為官,後來被推薦到國子監講學,每講論儒、佛、道三教的學說,都是聽者前所未聞的。可惜他四十歲就死了。 「叵測」一語,即...
扇枕溫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王延事奉雙親極為孝順,夏天先將枕席扇涼,冬天先以身體溫暖被,再請父母入睡。典出《晉書.卷八八.孝友傳.王延傳》。後比喻事親至孝。也作「扇枕溫衾」。
哀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痛。《漢書.卷八一.匡衡傳》:「陛下秉至孝,哀傷思慕不絕於心。」《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二》:「羈旅無疇匹,俛仰懷哀傷。」
溫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溫熱臥鋪。形容事親至孝。參見「溫席扇枕」條。《北史.卷八四.孝行列傳.序》:「至如溫床、扇席,灌樹、負土,苟或加人,咸為疾俗。」
博學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廣博,才藝多方。《晉書.卷五二.列傳.郤詵》:「詵博學多才,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此人博學多才,事母至孝。」
孝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親至孝的人。如:「孝子慈孫」、「忠臣孝子」。《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掩惡揚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隱惡揚善」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中庸》子曰:「舜1>其大知2>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3>,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注解〕 (1) 舜:上古帝王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2) 大知:大智。知,音ㄓˋ,同「智」,智慧。 (3) 邇言:淺近的言語。邇,音ㄦ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