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淑是戰國荀子的第十一世孫,他的品行高潔,博學多聞,有「神君」之稱。虎父無犬子,他的八個兒子也都才華出眾,時人稱為「荀氏八龍」。荀爽是荀淑的第六個兒子,論到才學,則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桓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
登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升堂入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富於政治長才,名列孔門四科中的政事科。子路的個性輕率衝動,好逞血氣之勇,卻又感情真摯,事親至孝。所以孔子對這位弟子的個性是又喜愛、又責備。有次子路彈瑟,被孔子聽到了,孔子覺得樂音中充滿了肅殺之氣,聽來很不祥和,就不太高興地說:「子由彈瑟,不合雅頌,為什麼會出自我的門下?」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傳到其他弟子耳中,以為孔子不喜歡子路,對待子路不免輕蔑起來。孔子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去進屋子,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公羊》云:「許世子止弒其君。」「曷為加弒?譏子道之不盡也。」其次因言樂正子春之視疾,以明許世子之得罪。尋子春孝道,義感神明,固以方駕曾、閔,連蹤丁、郭。苟事親不逮樂正,便以弒逆加名,斯亦擬失其流,責非其罪。蓋公羊、樂正,俱出孔父門人,思欲更相引重,曲加談述。所以樂正1>行事,無理輒書,致使編次不倫2>,比喻非類,言之可為嗤怪3>也。 〔注解〕 (1) 樂正:樂正子春,春秋人,生卒年不詳。曾子弟子,事親至孝。 (2) 不倫:不合道理,不像樣。 (3) 嗤怪:可笑而奇怪。嗤,音ㄔ,譏笑。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升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路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富於政治長才,名列孔門四科中的政事科。子路的個性輕率衝動,好逞血氣之勇,卻又感情真摯,事親至孝。所以孔子對這位弟子的個性是又喜愛、又責備。有次子路彈瑟,被孔子聽到了,孔子覺得樂音中充滿了肅殺之氣,聽來很不祥和,就不太高興地說:「子由彈瑟,不合雅頌,為什麼會出自我的門下?」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傳到其他弟子耳中,以為孔子不喜歡子路,對待子路不免輕蔑起來。孔子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進到屋子裡,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學問或技藝循序漸進,而達到高...
嗟來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前505∼前430),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地約當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 (8) 微與:不必吧!與,音ㄩˊ,同「歟」,置於句末,表反詰語氣。
曾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立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於陶,又封於唐,在位百年,有德政,後傳位於舜。舜,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使攝位三十年,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 (3) 錐:錐子。 (4) 湯武:商湯與周武王。湯,名履,商朝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武,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離俗覽.為欲》使民無欲,上雖賢,猶不能用。夫無欲者,其視為天子也,與為輿隸同;其視有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的一個帝王。姓姚,名重華。性至孝。曾為堯攝政三十年,後受堯禪位為天子。建都於蒲阪,即現在的山西永濟縣。死後傳位於禹。
文武雙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才和武功俱備,才能特出。《三國演義》第九三回:「此人姓姜,……,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足備,真當世之英傑也。」《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世間那裡有這樣好的一個文武雙全的女人?若把他弄來做個幫手,白日料理家務,晚上燈下談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