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推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賈島的詩句「僧敲月下門」,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慮良久,引手做推敲狀。韓愈告訴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見《苕溪漁隱叢話.卷一九.引劉公嘉話錄》。後引喻為思慮斟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齣:「你的北來意費推敲。一封書信無名號,荒唐言語多虛冒。」《紅樓夢》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兩句,一時興至恐忘,在地下畫著推敲,也未可知。」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銘記。「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這種愛國熱忱,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別》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的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
滿面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風是一年之中最為和煦的風,不冷不熱,吹拂在臉上令人舒暢,所以笑容堆滿臉,這應當就是「滿面春風」這句成語的由來。古人詩句常引用這種情境,例如《全宋詩》中載錄了一首釋志南和尚的詩:「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來臨了,和風輕拂臉上,是何等愉悅!至於使用「滿面春風」一詞,則可從宋代陳與義的〈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詩中看見,詩一開頭就說:「紗巾竹杖過荒陂,滿面春風二月時。」描述詩人在滿面春風的二月,外出散步的感受。陳與義用的是「滿面春風」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滿面笑容,心情喜悅或得意的情狀。有時也會和「一團和氣」連用。
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難不成、莫不是。宋.辛棄疾〈浣溪沙.百世孤芳〉詞:「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須詩句與推排。不然喚近酒邊來。」
八斗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學思想,文學作品也以玄言詩為主,但受限於體材及作者才能,玄言詩被人評為平淡枯躁,即使點綴了幾句山水詩句,也難以改變其呆板的本質。直到謝靈運集中力量,刻畫山水景物,才為南朝詩壇開展新的氣象。他的山水詩,大部分成於永嘉太守任內,其語言富麗精工,清新自然,為後來南朝的謝朓、何遜,唐朝的孟浩然、王維等許多山水詩人的出現,開了先河。謝靈運表面上寄情山水老莊,實際上卻是一種對於現實不滿的逃避,也由於他的才華出眾,卻不得志於當時,因此所表現出來的另一種態度便是恃才傲物。他曾說:「如果把天下文才的總合當做一石,那麼曹子建一個人能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文人共得一斗。」表面上是推崇曹植的文采之高無人能及...
清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爽新穎。《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點一點頭道:『詩句是清新的。』」《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只要頭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詞就不俗了。」
一無所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是中唐的著名詩人,他的詩作以平易近人,老嫗(ㄩˋ)能解著稱,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由盛轉衰,王公貴族朱門酒肉,一般百姓生活卻十分困頓,造成許多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這些都成為白居易以詩諷諫的題材。在這首〈悲哉行〉中,白居易先寫儒者為學的辛苦與貧困,經常要等到垂垂老矣才能飛黃騰達;次寫富貴人家的子弟不事學問生產,年紀輕輕就能承襲爵位,每日與人飲酒作樂,縱情聲色之間,除了荒嬉娛樂之事,其餘的事都不知道。詩句雖然淺白易懂,但悲痛諷喻之情,躍然紙上,足堪發人深省。後來「一無所知」這句成語 ,可能就從詩中「其餘一無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什麼也不知道。
暗箭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箭傷人」原作「暗箭中人」。劉炎是南宋時的理學家之一,當時理學以朱熹和陸九淵為首,門戶分立,相互爭論。劉炎卻能摒除門戶之見,擷取各家之長,不流於意氣口舌之爭。他著有《邇言》一書,取《詩經.小雅.小旻》詩句「維邇言是聽,唯邇言是爭」之意,以淺近的言語,來闡述理學精微的道理。在這段文字中,劉炎詳細說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他認為小人經常在背後發表中傷他人的言論,就像暗中放冷箭來傷害人一樣,這兩種行為都可以造成他人痛徹心扉的可怕傷害。而君子的為人光明磊落,認為與其用陰險的手段得勝,寧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來一較高下,即使失敗了也沒有怨言。後來「暗箭傷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暗中用陰險的手段...
快馬加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本身即是一種善跑的動物,所以會用「快馬」來形容速度極快之義,若騎馬者再加以鞭策,則馬奔跑速度必定更快,「快馬加鞭」形容快上加快的意思。在宋代,王安石在送朋友遠行的詩中,即有「快馬加鞭」的詩句。在〈送純甫如江南〉詩中,王安石因為友人要前往江南,心中依戀不捨,所以提醒友人,不要忘了自己正在思念著他,回來時即使騎著快馬,仍然要不斷鞭策,使馬跑得更快,好讓兩人早點重逢。後來「快馬加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快上加快。
嫣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嫵媚美好的樣子。多用以形容笑容。宋.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詞:「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