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黃協塤《鋤經書舍零墨.卷三.落英》〈離騷〉1>:「夕餐秋菊之落英。」註者聚訟2>,莫衷一是。 〔注解〕
(1) 〈離騷〉:為《楚辭》的一篇,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流放,憂愁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2) 聚訟:眾人爭論。
|
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難道、怎麼,表示反詰。如:「豈敢」、「豈有此理」。《詩經.鄭風.褰裳》:「子不我思,豈無他士?」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
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砍殺。《呂氏春秋.慎大覽.順說》:「刈人之頸,刳人之腹。」《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我無罪,王何信讒,自刈左右手乎?」
|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 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飢者弗食,勞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1>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2>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3>謂之『荒』,樂酒無厭4>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說,大戒於國,出舍於郊。於是始興發,補不足。 〔注解〕
(1) 從流下:讓船順流而下。
(2) 從流上:讓船逆流而上。
(3) 從獸無厭:打獵沒有節制。
(4) 樂酒無厭:喝酒玩樂沒有節制。
|
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雜。《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23),字平仲,北宋華州下邽人。真宗時為相,契丹南侵,力主御駕親征,成澶淵之盟,封萊國公。後被讒,貶雷州而卒。仁宗時,諡曰忠愍。 2.「一擲」:※《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初,劉裕嘗為劉牢之參軍,與無忌素相親結。至是,因密共圖玄。……初,桓玄聞裕等及無忌之起兵也,甚懼。其黨曰:「劉裕烏合之眾1>,勢必無成,願不以為慮。」玄曰:「劉裕勇冠三軍,當今無敵,劉毅家無儋石之儲2>,摴蒱3>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舉大事,何謂無成!」其見憚如此。 〔注解〕
(1) 烏合之眾: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見「烏合之眾」。
(2) 儋石之儲:僅擁有少量的食物。形容生活...
|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參在費地時,有一個與他姓名相同的人殺了人,誤傳為曾參殺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經人再三的傳告,便信以為真,丟下手中正在織布的杼,嚇得逃跑了。典出《戰國策.秦策二》。後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唐.韓愈〈釋言〉:「市有虎,而曾參殺人,讒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這冤怎伸,硬疊成曾參殺人!」也作「曾母投杼」。
|
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喜、樂。《荀子.賦》:「忠臣危殆,讒人般矣。」
|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波逐流」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漁父〉一文。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漁父〉一篇以申己志。〈漁父〉使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
|
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堵住、隔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閒執讒慝之口。』」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