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77 ms
共 8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倆心眼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北平方言。指人心地不誠實,另有打算。
|
謠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詭詐的話迷惑群眾。如:「間諜最擅長以謠言惑眾,煽動人心。」也作「訛言惑眾」。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人心的必能光大興盛,失去人心的必致滅亡。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爰清尉候,載澄疆埸,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冰炭不同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立的雙方無法調和或不能相容。《豆棚閒話.第七則》:「其如紂王罪大惡極,人心盡去,把這兩句,依舊如冰炭不同爐的。」也作「冰炭不同器」。
|
相得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君主聖明,賢能的人才自然聚集,眾人心神聚合,會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出各自的長處。「相得益彰」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指互相配合、映襯,更能顯出各自的優點。
|
三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位聖人:(1)伏羲、文王、孔子。《漢書.卷三○.藝文志》:「人更三聖。」顏師古注引韋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堯、舜、禹。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3)文王、武王、周公。《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昔周監於二代,三聖制法。」唐.顏師古.注:「三聖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夏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漢.趙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詖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
披瀝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寫了〈天命論〉,詳論隋朝取代北周乃是出於天命,而非人力所能及。文中列舉古代聖王,均是上承天命,下順人心,所以能夠建立邦業,造福萬民;今日隋文帝也是因為四方臣民諸侯的愛戴,又有上天的祥瑞、讖語為證,因為隋文帝對人總是坦誠相待,忠貞不二,所以才能完成帝業,統治天下,以此勸梁士彥等人打消謀反的念頭。後來「披肝瀝膽」被用來比喻赤誠相待,忠貞不二。
|
中乾外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外強中乾」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御戎,家僕徒為右,乘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1>,陰血周作,張脈僨興2>,外彊中乾。進退不可,周旋3>不能。君必悔之。」弗聽。……秦獲晉侯以歸。 〔注解〕
(1) 亂氣狡憤:體內狂亂不順之氣,暴戾而煩躁。
(2) 僨興:突起。僨,音ㄈㄣˋ。
(3) 周旋:在戰場上周折迴旋。
|
知覺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是學習的第一步。學生無法處理他們沒有意識到或感覺到的事物。課堂上的許多因素會影響到學生的注意力。動人心弦的表演或動作在課程剛開始時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在介紹空氣壓力的科學課程上便可以將空氣從一個加侖的瓶子抽出直到瓶子塌陷為止。鮮明的顏色、畫底線、強調的文字或語言、隨機的抽點學生、給學生一些驚奇、問學生費解的難題、給學生挑戰性的兩難困境、更換工作及教學方法、改變音調、燈光、等等都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引起學生注意最多只是成功了一半-讓他們保持專心一意更是重要。 關鍵字中文:知覺記憶英文Perceptua...
|
如循一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今要地,如其動靜,易相應接。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之間,水路遂斷。摩訶又請潛軍突圍,復不許,遂為周人所執,將士三萬皆沒焉。此四人之過,...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