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9 ms
共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血債血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務必報仇雪恨的激憤語。[例]血債血還並不能解決問題,冤冤相報何時了,應該尋求法律途徑解決才是。
|
吳濁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督分校。一九四0年,新竹郡運動會在新埔庄舉行,郡督學因吳濁流一句戲言,竟敲多名台籍教師的頭,吳濁流義憤填膺,翌年堅持辭職,遂結束二十一年的教師生涯,時年四十一。 著作 胡志明(第一篇)》(日文小說),1946年9月,台北國華書局出版。胡志明(第二篇)》(日文小說),1946年10月,台北國華書局出版。胡志明(第三篇)》(日文小說),1946年11月,台北國華書局出版。胡志明(第四篇)》(日文小說),1946年12月,台北民報總社出版。菠茨坦科長》(日文小說),1948年5月,台北學友書局出版。藍園集》(漢詩集),194...
|
拂衣而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憤怒,甩動衣袖而離去。《周書.卷四二.劉璠傳》:「璠曰:『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也!』遂拂衣而去。」也作「拂袖而起」、「拂袖而去」。
|
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忿怒、憤恨。《楚辭.劉向.九歎.逢紛》:「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而左傾。」《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忿悁之師,兵家所忌。」
|
枕戈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枕兵器,眼睛哭出血來。形容滿懷悲憤,時刻準備殺敵以復仇雪恨。《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溫時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復讎。」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畏賊顧望,貢獻不至,莫有鬥心。侍郎慨然,枕戈泣血,奮不顧命,捍衛聖主。」
|
忿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恨不平。南朝齊.謝朓〈酬德賦〉:「思披文而信道,散忿懣於胸臆。」也作「憤懣」。
|
靡靡之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靡靡之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樂」。韓非是戰國末期的韓國諸公子,他眼見韓國國力衰弱,竭力主張使用刑術法治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他屢次上諫韓王,均不受重視,因而發憤著書,即成今日之〈韓非子〉,表達自己的治國理念。其中〈十過〉一章在闡述君王如有十個重大過失之一,就足以亡國,其中一項就是沉溺於音樂享樂中,而忘了國事與應有的禮儀。他舉春秋時期晉平公的事為例,當時衛靈公要前往晉國會見晉平公,經過濮水附近,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問左右有無人聽過,眾人皆說沒有,衛靈公便請樂師師涓將它譜下來。到了晉國,晉平公設宴款待他,酒酣耳熱之際,衛靈公便要師涓演奏那新譜下來的美樂助興。...
|
自力救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循法律途徑而以自己的力量爭取權利或要求達到某種目的的方式。[例]因不滿資方剝削,一群勞工憤而走上街頭,自力救濟。
|
蔡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2~?)字文姬,東漢陳留人,蔡邕之女,有才思,解音律,嫁衛仲道,夫亡無子。興平年間,天下喪亂,為胡騎所獲,在胡十二年,曹操以金璧贖歸之。作〈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後再嫁董祀。
|
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正直、用以規諫他人的話。《漢書.卷六七.梅福傳》:「若此,則天下之士發憤懣、吐忠言,嘉謀日聞於上。」《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忠言不入,吾輩必受殃矣!」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