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鑽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鑽營、刺探。《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肯用力鑽刺,少不得做個府佐縣正,著心田做去,儘可榮身肥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韓子文是個窮儒,那有銀子鑽刺?」
大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昏之至。南朝陳.徐陵〈報德寺剎下銘〉:「福彼群品,俱排大昏。」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寺西軒記〉:「孰能為余鑿大昏之墉,闢靈照之戶,廣應物之軒者,吾將為之徒。」
飄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秋風過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諸樊、餘祭、餘和季札,以四子季札最賢能,於是他想將王位傳給季札,但季札不接受。吳王壽夢死後由諸樊代理國政,一年後,諸樊要季札遵照壽夢遺命即位,但季札舉了子臧為了成全成王,拒不接受王位逃亡宋國的例子,表明自己的心意,諸樊只好將延陵封給季札。諸樊死後餘祭即位,餘祭又傳位餘,餘在位四年,死前想將王位傳給季札,但他仍不接受,說:「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意思是,富貴對我來說,就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點也不在意,表明他不戀棧王位的心意。後來「秋風過耳」被用來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紛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吵鬧。南朝齊.謝朓〈落日悵望〉詩:「旦多紛喧,日晏未遑舍。」《大正新脩大藏經.史傳部類.南朝梁.寶唱.比丘尼傳.卷四.閑居寺僧述尼傳》:「宋齊之季世道紛喧。且禪且寂風塵不擾。」
顓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知的樣子。《漢書.卷六四下.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霧露氣溼,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自死。」
精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粹專一。唐.杜甫〈朝享太廟賦〉:「公卿淳古,士卒精一。」《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儒家曰精一,釋家曰三,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
齋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齋戒沐浴,以示謹慎恭敬。唐.武元衡〈聞相公三兄小園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書三兄〉詩:「齋沐限中禁,家山傳勝遊。」宋.胡銓〈上高宗封事〉:「謹齋沐裁書,死百拜,獻於皇帝陛下。」
遼天祚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101~1125)姓耶律,名延禧,字延寧。遼亡國之主。昏無能,國勢漸弱,保大五年,遂為金俘擄,降封海濱王,因而抑鬱病死。在位二十四年。
智小謀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力不足,計劃卻很大。《晉書.卷七三.庾亮傳》史臣曰:「而智小謀大,經邦之遠圖;才高識寡,闕安國之長算。」《周書.卷一五.李弼傳》:「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義可宗。侯莫陳公智小謀大,豈能自保。」
指鹿道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鹿。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其直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闇:不明白、不清楚。闇,音ㄢˋ。,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