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78.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鄙夷、不在乎。如:「輕生」、「輕敵」。《文選.曹丕.典論論文》:「文人相輕。」宋.蘇軾〈教戰守策〉:「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
2.比……為輕。《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
1.分量小。與「重」相對。如:「棉花比鐵輕。」《楚辭.屈原.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2.程度淺。如:「罰得輕」、「病情輕」。南朝梁.簡文帝〈與蕭臨川書〉:「零雨送秋,輕寒迎節。」
3.數量少。如:「年紀輕」、「工作輕」。
4.卑賤、不重要的。如:「人微言輕」。《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5.方便、簡單的。如:「輕便」、「輕而易舉」。
6.靈巧快捷。如:「輕車」、「輕舟」。唐.王維〈觀獵〉詩:「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7.沒有負擔和壓迫的。如:「無債一身輕。」
8.細微、柔弱。如:「雲淡風輕」、「輕聲細語」。元.白樸〈天淨沙.孤村落日殘霞〉曲:「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9.舒緩。如:「輕音樂」。
10. 隨便、不莊重。如:「輕浮」、「輕佻」、「輕率」。宋.王安石〈示長安君〉詩:「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1.輕微的、不使力的。如:「微風輕拂」。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宋.華岳〈江上雙舟催發〉詩:「後帆招手呼前帆,晝鼓輕敲總催發。」
2.不在乎的。如:「輕視」、「輕慢」。
虛有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名其實、表裡如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
2.豎起。如:「豎立」、「立竿見影」。《水滸傳》第三一回:「又將兩扇門立在牆邊,先去吹滅了燈火。」
3.設置。如:「立廟」、「私立小學」。《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
4.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憲」。
5.建樹、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6.存在。如:「獨立」、「誓不兩立」。
即刻。如:「立刻」。《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劍堅,故不可立拔。」
1.姓。如春秋時魯國有立如子。
2.二一四部首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竊取。如:「偷錢」、「偷東西」。
2.抽出、挪出(時間)。如:「偷空」、「偷閒」。
竊取東西的人。如:「小偷」。
私下、暗地裡。如:「偷看」、「偷聽」。
1.苟且敷衍。如:「偷安」。
2.刻薄、不厚道。《論語.泰伯》:「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獸類所吃的草。《說文解字.廌部》:「獸之所食艸。」《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
2.草蓆、草墊。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既無餘席,便坐薦上。」《晉書.卷九六.列女傳.陶侃母湛氏傳》:「湛氏乃徹所臥新薦,自剉給其馬。」
3.祭品。《禮記.祭義》:「仲尼嘗奉薦而進親也。」
1.藉、襯墊。《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韋絮薦輪,侍婢以五采絲輓顯,游戲第中。」《文選.賈誼.弔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2.呈獻、進獻。《論語.鄉黨》:「君賜腥,必熟而薦之。」《禮記.祭義》:「卿大夫有善,薦於諸侯。」
3.推舉。如:「推薦」。《孟子.萬章上》:「諸侯能薦人於天子。」
屢次、重複。《詩經.大雅.雲漢》:「天降喪亂,饑饉薦臻。」宋.曹勛〈入塞〉詩:「數日望回騎,薦致臨風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怠惰。《說文解字.心部》:「慢,惰也。」
2.驕傲、不禮貌的。如:「傲慢」、「輕慢」、「侮慢」。
3.速度低、不快的。如:「慢車」、「動作很慢」。
1.遲緩的。如:「請慢走」。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2.從緩、稍緩。如:「且慢生氣,先聽聽他怎麼說。」、「慢點兒告訴他,過陣子再說吧!」
輕侮、輕視。《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遠而慢之。」唐.韓愈〈答馮宿書〉:「雖不肖人至,未嘗敢以貌慢之。」
宋詞的體制。長調稱為「慢」,以調長聲緩得名。如聲聲慢、揚州慢、木蘭花慢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諒、友多聞。」《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多才豐藝,強記洽聞。」
2.有餘。如:「一年多」、「十萬多人」。
1.經常。如:「多讀多寫」。《文選.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2.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謝」、「好得多」、「快得多」。
3.大部分。表數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諸侯多謀伐寡人者。」《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王侯第宅,多題為寺。」
4.過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閒事」。
5.只、只是。《論語.子張》:「多見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獨住僧〉詩:「多應獨住山林慣,唯照寒泉自剃頭。」
1.稱美、稱讚。《史記.卷一○○.季布傳》:「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眾庶莫不多光。」
2.勝、超過。明.湯顯祖《紫簫記》第一○齣:「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何等、如何。表疑問、感嘆的語氣。如:「多好」、「多高」、「帶大一個孩子是多麼不容易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乾想喝水的感覺。如:「望梅止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急切。如:「渴望」、「渴念」、「渴求」。
反流的水。唐.柳宗元〈袁家渴記〉:「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
乾涸、枯竭。《廣韻.入聲.薛韻》:「渴,水盡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啞啞」(二)條。
1.形容烏鴉之類的叫聲。《廣韻.去聲.禡韻》:「啞啞,鳥聲。」《淮南子.原道》:「故夫烏之啞啞,鵲之唶唶,豈嘗為寒暑燥溼變其聲哉。」唐.李白〈烏夜啼〉詩:「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2.形容小兒學說話的聲音。《集韻.平聲.麻韻》:「啞,啞嘔,小兒學言。」
語助詞。同「呀」。《西遊記》第二一回:「我爺啞!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個大疙疸!」
人或動物因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喪失語言的功能。如:「聾啞」。《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
發音枯竭。如:「嗓子喊啞了。」
1.形容聲音枯澀、低沉不圓潤。如:「沙啞」、「說了一整天,聲音有點嘶啞。」
2.不說話、沒聲音的。如:「啞鈴」、「啞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贊成班超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