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船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尾。如:「坐在船梢上的那個人,你認得?」《水滸傳》第三七回:「那船頭上立的大漢正是混江龍李俊;背後船梢上兩個搖櫓的:一個是出洞蛟童威,一個是翻江蜃童猛。」
石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命,人民都想要殺你,只是害怕刑法,不敢動手。現在天下大亂,律法已經失去威嚇的作用,他們還會放過你?」徐公聽了很害怕,又問︰「那你為什麼又說我可以保全性命?」蒯通繼續說道︰「武臣聽說我有點名氣,所以派人來徵詢我的意見,我現在正要去見他。我打算告訴他︰『如果每城池都要直接攻打,並不是最好的戰略,只要按我的方法,就可以不戰而勝。』他一定會問我︰『你有什麼方法呢?』我就要說︰『以范陽為例,這位縣令貪財怕死,早就想要投降了。但是他投降之後,如果你把他殺死,到時各城的官員都會互相傳告,說:范陽縣令雖然投降,仍然不免一死,那還不如堅守。這樣一來,各城都成了金城湯池,難以攻克了。所以我要建議他,趕快用優...
樂禍幸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王都不應設宴享樂,更何況是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王位之時。眼前大禍臨頭還不知憂慮,這種人能接受他?」於是決定轉而支持周惠王。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幸災樂禍」,用來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
當面鼓,對面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面、直接把事情講明。《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就說媳婦兒也罷,也有這樣當面鼓,對面鑼的說親的?」也作「當面鑼,對面鼓」。
抵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價值相當的財物作為賠償或補償。如:「上次遺失的書可以用這本抵償?」《福惠全書.卷一四.刑名部.人命上》:「凡謀故毆殺,自有官法究治抵償。」
下逐客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人暗示或明示客人,該告辭離去。如:「他都已經下逐客令了,你還好意思再待在這裡?」
過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手。《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你足足賺了五十吊王鐵匠的過手,你當我不知道?」
摘句尋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吳書》。三國時劉備蜀軍攻打東吳,吳主孫權派使者趙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語氣問趙咨:「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覽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
呆似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呆若木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呆若木雞」的「木雞」指木製的雞,見於《莊子.達生》中,原是用來比喻訓練有素的鬥雞,在任何情況下都十分沉著,紋風不動。鬥雞,是一種使雞相鬥以決勝負的遊戲。從前有個叫紀渻(ㄒㄧㄥˇ)子的人為齊王馴養這種戰鬥用雞,十天後齊王問:「可以了?」他回答道:「還不行!牠看來還是很驕傲,很容易衝動。」又過了十天,齊王再度詢問,他仍說:「還是不行!別的雞鳴叫,牠就跟著叫,不夠沉著。」再過十天,齊王再問,他又說:「還是不行!牠的氣勢還太旺盛。」終於在十天後,齊王再問時,他說:「可以了!牠現在對於其他同伴的鳴叫毫無反應,沈穩的態度使牠外表看來像是隻木製的雞,可說是已具...
不脛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適才適用。後來「不脛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