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符號互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號互動理論(sysmbolic interactionalism)目錄1 定義2 米德的自我概念3 三種基本假設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符號互動理論的研究是採用微觀的方式探討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主要代表人物為米德。 米德的自我概念米德認為人類的心靈在互動過程中透過符號互動而發展,他可以使人認識自我。對米德而言,心靈是可以被研究的,心靈的運作清楚呈現在人們的行為中,我們在思考週遭其他人事物的關係而做出反應時,也可以想像在此情境中的其他人會如何看待我們,我們又如何透過別人來想像自己,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能力,米德將一個人的心理特質稱為自我(minds)。米德提出「社會的自我」,強調自我的...
|
人際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際空間(personal space)目錄1 人際空間的定義2 空間區域(proxemics zones)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人際空間的定義依據伯貢所下的定義:「人際空間是圍繞在個體四周一種看不見、多變化的空間,個體會因此定義與他人的舒適距離。」而伯貢最初的研究指出,人們對於空間有兩種相對的需求:歸屬感與人際空間。人們常會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中──既想與人親近,但又想要擁有屬於個人的空間。也就是,希望與他人之間保持一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適當距離。 空間區域(proxemics zones)人類學家霍爾在一九六六年進行一項針對美國東北部居民的研究中指出:「人與人之間的空間是協商個人...
|
課程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決定(Curriculum decis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課程決定因負責的層級不同,而有不同的決定內涵,依據學者Goodlad(1979)的劃分,課程決定的層級約略可分為理想的、正式的、覺知的、運作的及經驗的五個層次。 Klein(1991)再擴充為七個層次:理想的層級可以分為(1)學術的層次及(2)社會的層次。學術的層次指的是課程學者、學科專家、研究機構、各種協會等,這些社群的人提供課程政策或學校課程內容的建議,依照他們的特殊專業、興趣及信念來影響學校課程的內容。社會層次指教育以外的團體及社群,並非直接參與教育事業卻經常影響教育的發展,諸如政府的其...
|
教育的政治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他做事,一個人無法忙碌於國家所有大小事,因此必須擁有更多的政治人才,替他做事,此時必須要經由教育的培育,篩選,最後成為國家的持續維持的統治人才,唯有經過國家教育的薰陶,才能擁有除了知識以外,那份打從心底的國家認同。 教育可增進國家政治建設成果教育之所以能夠增進國家建設的成果,不外乎是增進人民的素質,並賦予其願意為整體為國家思考的思維,如果大家都不願為國家做思考,則國家的大型建設無法順利地實施,因為國家的大型建設通常需要大量的經費,還有人民的幫助,才能夠完善的建立,這是必須經過教育來告知人民的,因為一般的宣導並沒能夠促使...
|
國立新竹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而提高教育績效。二、技能訓練與文化陶冶並重,兼顧升學與就業。積極培訓並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技能檢定,培育學生建立紮實的技術能力,並加強學生學科能力的奠定。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人際關係及溝通能力,以增強學生日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三、加強生活素養及生涯發展,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與態度。在教育工作上,除了使學生獲得學科能力與技術能力外,更應注重人格教育與生活素質的培養,透過校務發展計畫,結合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實習處、輔導室、及圖書館的教育推動,教育學生奠定正確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期能 |
問題索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索解(problem solving)目錄1 定義2 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重要性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所謂問題索解(或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是指在不能僅憑既有經驗直接處理當前情境以期達成目的的狀況下,經由思維運作得以瞭解問題性質並尋得解決途徑,從而達到目的的心理歷程。準此定義,可之問題索解乃是起於有目的而缺乏受段或方法的問題情境。如果沒有目的,問題情境自然不會發生,為問題情境千變萬化,因而在問題索解時未必獲得普遍有效的唯一方法。在千變萬化的問題中,大致可按問題情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只要用對了方法,就可得到答案;另一類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對此類...
|
美國契小學(Key_Schoo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與士氣,符合家長的需求,教育成了國家當前最沉重的包袱。怎樣的學向,可以讓孩子學得又好、又快樂、又能培育出良好的公民?針對這個問題,美國有八位小學教師,聯合八人的智慧、力量,創辦了一所實驗小學,將當代教育界六位大師的最新理論付諸實現,並革新了教育史上對智能的定義。這就是位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契小學」(Key School)。 二、美國契小學(Key School)的教育模式1.多元智能理論過去十年來教育界有許多新的理論及評量工具問世,而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賈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 T...
|
自動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過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某訊息或技能也許早已存在於長期記憶之內,但是它可能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或心力才能提取。因此,當提取的速度很重要時,該訊息或技能的價值就顯得相當有限。典型的情況是閱讀。在閱讀某一頁時,兒童也許每個字都會唸,但是如果他唸起來非常緩慢又費力,那麼,兒童就較無法理解,而且也較不可能對閱讀產生樂趣。對於閱讀和其他要求「速度」和「有限心力」的技能而言,只是儲存於長期記憶內是不夠的。因此,自動化變得很重要。亦即,快速和容易的程度必須高到該作業或技能只需花費很少或完全不需花費心力就能執行。呼吸是自動化的典型例子,因為它一點也不需要心力。熟練的閱讀者在閱讀簡單的材料...
|
實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物是在教育用途上最容易得到、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參予感的教材之一(例如:硬幣、工具、人工製品、植物和動物等)。在幼稚園裡吸引小朋友的小老鼠;介紹小學生生態觀念之小動物園;美國獨立戰爭時代的錢幣;大學生物實驗室裡解剖之青蛙;在親職課堂教導如何幫嬰兒沐浴等等,這些例子顯示利用實物來說明模糊之概念以及激發想像力。這些具體教材是引導學習者學習新主題之理想媒體,在進行有關概念學習的時候,實物使抽象之文字變得有意義。目錄1 使用上的調整2 優點3 注意事項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使用上的調整為了增進教學效果,實物可以原來之樣子或是調整後使用,以下為調整後之例子:1.解剖模型:例如機器的一邊剖開,以便於觀察內...
|
攜手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於2006年規劃「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希望藉此改善城鄉差距及學習落差的情形,政策的目的有四:第一,提供經濟弱勢大專學生服務機會並紓解其經濟壓力。第二,縮短國中小學習成就低落學生之學習落差。第三,讓具教學專業之退休教師再次投入教育現場,協助並輔導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第四,提供學習成就低落國中學生適性分組學習及多元學習的機會。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內容,主要是依據2003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中心議題壹結論暨建議事項、教育部部會報決議、行政會議及行政院核定之「攜手計畫」辦理。攜手計畫的精神,主要在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規劃適合的學習方式,使學習弱勢的學生能夠在學校的正規教學之外,還有機會可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