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0年12月1日起,由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改名,並與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完成合併。以「落實創新服務」及「培育立型人才」為理念。現有五大學制:日間部、進修部、空中學院、進修學院、附設高商。日間部包括研究所、四技、二技、五專。共有四大學院:商學院、設計與語文學院、資訊與流通管理學院、中護健康學院。 校徽 學院系所 商學院會計資訊系/會計與財稅碩士班財政稅務系/租稅管理與理財規劃研究所休閒事業經營系國際貿易系企業管理系/事業經營碩士班財務金融系(所)保險金融管理系應用統計系中護健康學院護理系美容系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設計與語文學院商...
|
論述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述題(essay question)是指要求學生用文字論述方式回答的題目。論述題可按題意的限制與否分為兩類:一類限制反應類(restricted response question),要求學生所限制的範圍內發表自己的意見。另一類為申論題(extended response question),給予學生較大的自由,讓他按題目的主旨自由發揮。論述題的最大缺點是評分困難;因缺乏客觀標準,難免受教師主觀的影響而喪失公平性。教育心理學家建議:(1)只有在客觀測驗不適用的情形下才採用論述題;(2)論述題只限於測量學生學習結果的某幾個層面,不能用於測量學習結果的所有層面;(3)論述題的用語必須清楚明確;(...
|
搖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發源地或培育的場所。如:「空軍官校是培育我國空軍飛行員的搖籃。」
|
國立民雄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六十一年十一月李校長他調,由周召欽先生接任。民國六十二年起為適應社會需要,奉另增辦機工科及汽車科以培育基層工業技術人才。民國六十三年春,為改善校園環境,闢建南向新校道,增廣學生活動空間。另設置育苗中心,協助農民代育種苗,代耕代插工作,又購買校車一輛,方便師生通學。凡此均屬全省學校之創舉。民國六十六年二月,周召欽校長榮退,由何文琳先生接任,何校長憑藉嘉義地區豐沛的地緣人脈關係,積極辦學,多有建樹,使本校學生數於短短兩三年間,暴增至一千五百人以上。何校長任職本校八年,各項措施提升了本校聲譽;犖犖大者有:增建校舍、美化校園並...
|
美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America,縮寫:USA),簡稱美國,是由5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目錄1 基本原則2 學校制度2.1 初等教育(elementary school)2.2 中等教育(high school)2.2.1 初級中學及中間學校2.2.2 傳統式高中(high school)2.2.3 新型態中學2.3 高等教育2.3.1 教育類型2.3.2 招生方式3 參考資料4 關鍵字 基本原則美國學校至度有下列六項基本原則(註一):一、地方分權制:美國教育的行政制度是地方分權制,教育的最高全力在洲,洲再把權力...
|
社會體系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體系觀目錄1 著名學者2 社會體系之定義3 班級與社會體系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著名學者此理論由頗負盛名的帕森士所研究,此學者是哈佛大學著名的社會學者,當代著名的結構功能派的代表其提出了社會行為當作社會學的分析單位,由於社會學發展是有方向有系統的,因此將之彼此交互行動的網狀組織稱之為社會體系,至於社會體系的分析,則是對其制度下的角色及角色期望為主,何其所指稱的角色便是社會制度賦予個人行為的期望,並且盡其義務,如此制度功能便能發揮,社會得以穩定發展。(註1) 社會體系之定義根據帕森士的定義來做分析,一班社會體系都可以分成四個作用1.體系的統整2.目標的達成3.模式的維持4.適應的作用以上四...
|
分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科課程/科目課程(subject curriculum)分科課程,通常又被稱為科目課程,不少人把它成為學科課程。其實這是不確切的。現代課程理論中所講的「學科課程」的英文是「discipline curriculum」,它含有學科綜合性的意思;而「科目課程」強調的是分科。兩者之間的區別應該說是明確的。分科課程是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和科學發展水平,從各門學科中選擇出適合一定年齡階段學生發展水平的知識,組成各種不同的教學科目。這種課程是預先安排的。在學校產生與發展的歷史來看,分科課程在所有課程的類型中,歷史是最為長久的。若追朔其根源的話,分科課程從學校教育產生使即已存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教育中心環境教育中心科學教育中心視聽教育中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創造思考教育中心中小學校長培育暨專業發展中心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學生輔導中心電子計算機中心 校園設施操場及籃球場、運動場行政大樓(T)菩提樹(學校招牌老樹,目前罹患樹癌)圖書館老榕樹(學生聚集休息之處,集合時通常會說「榕樹下見!」)松苑(男生宿舍)梅苑(女生宿舍)學生餐廳(又稱地下餐廳,地餐)7-ELEVEn(購物九折優惠,地下室及松苑前樹下設有多席CITY CAFÉ座...
|
道德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教育(moralische Erziehung)道德教育是人格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在其所著的《普通教育學》中提到,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具有道德品格的人。另一位德國教育學家史密特-科瓦奇克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經由意識型態的反省批判,促成主體的啟蒙與解放,進而培養具有道德性的人,由此可見道德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德國教育學家麥爾主張:道德教育是一種協助他人形成道德性人格的行動,主要指向受教者的人格,目的在於促進道德性的形成。這種道德性也就是一種道德氣質,包括道德認知能力與行為習性。有鑑於此,許多教育學家相繼投入道德教育問題的研究,希望建立有效的教育理論,以改善道德教育的實際...
|
公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公民教育指培養「以權利意識為主的公民意識、公民資格和公民行為能力」,突出權利本位,使人成為權利的主體的現代性內涵。公民教育也因此是國家現代化的基本建設,「以自由、平等為基礎,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公民教育是現代國家的必然選擇」。 內容說明公民教育的定義大致分二種維度,狹義的側重公民教育的內容,廣義的側重公民教育的制度。狹義的公民教育指社會成員成為「好公民」的教育,以建立公民個體在社會的角色和地位,因此狹義的公民教育的內容會反映社會對公民政治、生活、社群等基礎關注,也反映在個人、家庭、社區、國家、全球各層面...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