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空諦、假諦和中諦。空諦,指現象沒有實體;假諦,指現象只是有;中諦,指現象是既非無也非有的方式存在。《摩訶止觀.卷一下》:「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
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表演術的人。猶如現在的魔術家。《漢書.卷六一.張騫傳》:「而大宛諸國發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犛靬眩人獻於漢。」
飄風吹馬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馬耳東風」。見「馬耳東風」條。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八.樂仲瞻》:「余視人世浮榮,如飄風之吹馬耳,石火電光,鏡花水月,一切皆。」
實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
達達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歐美畫派。採貼裱法將印刷畫片、木片與機械零件等組成畫面。作品表現多半為想、象徵與嘲諷。
妝模做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的回答。禪師解釋佛所謂的三十二相,是因應眾生不同因緣,而化現適當身分以教導眾生,但這些相都不過是化,實際上「無相乃真形」,「真佛無形,真法無相」。若不能明白法空的真諦,執意於各種化的虛相中追索,最後將被狐精妖魅等不實之物所迷惑,永遠無法見到佛之究竟,反而落入旁門外道中。此處禪師所謂的「作模作樣」,是指勤下工夫,苦心經營,極為堅持的模樣。後來「裝模作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義轉化成用來指故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如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來,一來奉旨欽命,二來包相鈞諭,三來大哥的分派。故此裝模作樣,扮成這番光景,遍處找尋二哥。」就是這個意思。
空對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虛空對虛空。形容空不實際。南朝梁.武帝〈靈空〉詩:「皆從妄所妄,無非空對空。」
神搖目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神不定,眼花撩亂。形容所見景象令人驚異。如:「這部科電影的聲光效果令人神搖目眩。」也作「目眩神搖」。
六家七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期佛教解釋《般若經》的派別。《般若經》初傳中國時,限於對印度文化理解的方式,產生不同的異解,遂有「六家七宗」,其代表分別為道安的本無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開的識含宗、道壹的化宗、支愍度的心無宗、于道邃的緣會宗、竺法深、竺法汰的本無異宗。前六者是六家,若加上本無異宗則稱為「七宗」。
直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單明瞭迅速,不拐彎抹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天理自然果報,人多猜不出來,報的更為直捷,事兒更為奇。」《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還有一句直捷的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