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7.59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竊鈴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 (3) 負:以背物。 (4) 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 (5) 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 (6) 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彈冠結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冠、結綬,皆出仕之意。漢代王吉與貢禹為好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表示兩人在官場上同進退。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後代乃以彈冠結綬比喻朋友間在仕途上互相提攜。《醉醒石》第一四回:「至於名相忌,利相傾,幾個彈冠結綬。未遇一場考,巴不得頭硬,薦頭狠,顧不得同好同窗。」
返老歸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返老還童」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何遜〈神仙〉(據《何水部集.卷七》引)1>公子曰:踆烏始照,官槐遽而欲舒;顧兔纔滿,庭英紛而就落。譬光影於飛浮,比生靈於栖託。擾擾摩,轔轔方駕。空怵迫於毀譽,獨慇勤於用舍。嗟向有而今無,歎後榮而前謝。清歌雅舞,暫同於夢寐;廣廈高堂,俄成於幻化。若夫洗精服食,慕道遊仙,尋玉塵於萬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轉難傳,飛騰水陸,咀嚼靈玄。若乃壁上真辭,枕中祕要,彈壓鬼神,吐納靈妙。既變醜以成妍2>,亦反3>老而為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舊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列傳.王守澄》。 (2) 妍:音|ㄢˊ,豔麗、美好。 (3) 反:回復...
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識丁」之典源,提供參考。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
垂首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啼,砉欻嚘嚶。毛髮盡豎,竦縮頸。疑有而無,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與子居,四十年餘: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學子耕,求官與名;惟子是從,不變於初。門神戶靈,我叱我呵。包羞詭隨,志不在他。子遷南荒,熱爍濕蒸,我非其鄉,百鬼欺陵。太學四年,朝虀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終,未始背汝,心無異謀,口絕行語。於何聽聞,云我當去?是必夫子信讒,有閒於子也。我鬼非人,安用車船?鼻嗅臭香,糗粻可捐。單獨一身,誰為朋儔?子苟備知,可數已不?子能盡言,可謂聖智。情狀既露,敢不迴避?」主人應之曰:「子以吾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儔,非六非...
野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百頭的美國野牛僥倖活了下來,使得美國野牛能夠延續至今。美國野牛和其他種類的野牛相比,顯得頭重腳輕,部高高隆起,頭大得簡直不成比例。頭部和前身覆蓋著蓬鬆的深棕色皮毛,使美國野牛比實際上看起來要在大一些。美國野牛也喜歡群居,在過去,有的大牛群裡甚至有十萬頭的野牛。但現在,牛群的規模小很多了,而且大部分都被養在國家公園裡。(註1) 歐洲野牛在1919年歐洲野牛已經全部被消滅,少數生存下來的歐洲野牛被養在動物園中,目前歐洲野牛的數量大約三千隻。歐洲野牛大多生活在森林裡,身材沒有美洲也那麼高大健壯,毛也比較短。歐洲野牛在夏季吃...
朝趁暮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賺到錢,晚上才有飯吃。形容生活窮苦。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別無眷屬,家中窮窘,朝趁暮食。」《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第三等,乃朝趁暮食,擔之家。」
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四肢健全的人。《莊子.德充符》:「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南朝梁.沈約〈與徐勉書〉:「外觀旁覽,尚似全人。」
付之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 (2) 沈蛟門:沈一貫(西元1531∼1651),字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多相排擠,後於楚宗、妖書、京察三事處理不公,甚違清議。萬曆三十四年,與沈鯉同罷去官。卒謚文恭。 (3) 郭明龍: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廣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編修,曾為光宗講官,後為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萬曆年間,妖書事起,禍延正域,去官還籍,命幾不保,後舉朝為之不平,得以倖免。十年後卒於家,追贈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謚文毅。 (4) 嘿:音ㄇㄛˋ,沉靜無聲。同「默」。〔參考資料〕 ...
五色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神色。五色無主指臉上神色失去控制。比喻非常驚慌恐懼。《呂氏春秋.恃君覽.知分》:「禹南省方,濟乎江,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總敘道德篇》:「臣見其君,五色無主,疾趨力拜,翕促肘,稽首膝行,以嚴其上者,為不相親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