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仙所居住的地方。北周.庾信〈道士步虛詞〉一○首之六:「寂絕乘丹氣,玄明上玉虛。」
|
遷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簡陋、狼狽的樣子。唐.杜甫〈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茅堂貲〉詩:「客裡何遷次,江邊正寂寥。」
|
冰清水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寂寞孤單。《石點頭》卷一二:「像我這鰥寡孤獨,冰清水冷,真是天懸地隔。」
|
流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充溢。晉.左思〈魏都賦〉:「囹圄寂寥,京庾流衍。」宋.蘇舜欽〈火疏〉:「天下富庶,帑府流衍,無所貯藏,乃作斯宮。」
|
黶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寂寞的樣子。《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鏗瞑以勿罔,屑黶翳以懿濞。」
|
空谷傳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寂的山谷中,傳遍聲響。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
仙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班。宋.黃庭堅〈同子瞻韻和趙伯充團練〉詩:「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時得共朝真。」
|
法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雍州萬年縣人。為華嚴宗初祖。十八歲出家,從因聖寺僧珍禪師(又稱魏禪師)修習禪法。並在慶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傳法,勸人唸阿彌陀佛,讀誦《華嚴經》。唐貞觀十四年圓寂。關於法順與華嚴宗的關係,除了倡導《華嚴經》外,相傳華嚴宗的要籍《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為其所作,但這說法頗多問題。真正確立法順為華嚴宗初祖地位的,恐怕是因為其弟子智儼對華嚴思想的創見,而被後人推尊。
|
隔靴抓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隔靴搔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隔靴搔癢」指隔著靴子抓癢,這種做法總是難以搔到癢處,所以這句成語可以用來比喻不切實際,未能掌握要點。這應是從生活體驗衍生的成語。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二二.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問:『圓明湛寂非師旨,學人因底卻勿明。』師曰:『辨得未?』僧曰:『恁麼即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說,有位僧人向法寶大師請示問題,在問答終了時,大師便問僧人都弄明白了嗎?僧人以「識性無根」回答。大師認為這位僧人並未洞澈領悟,所以說他:「隔靴搔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也有「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的說法,是指詩歌的作法...
|
吳子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 《B棟11樓》2005年05月 《十年的你》2005年12月 《學伴蘇菲亞》2006年09月 《寂寞之歌》2007年09月 《六弄咖啡館》2008年04月 《夏日之詩》2008年11月 《暮水街的三月十一號》2009年05月 《流浪的終點》責任編輯:林意欣109702127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