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76 ms
共 3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三人,斬得匈奴使屋類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 〔注解〕
(1) 超: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詔以超為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
(2) 殄盡:完全滅絕。殄,音ㄊ|ㄢˇ,盡、滅絕。
(3) 鄯善:國名。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本名樓蘭,昭帝時改名,魏晉因之,在今甘肅省鄯善縣東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
|
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找尋、探索、設法得到。如:「尋求」、「探求」、「實事求是」、「緣木求魚」。《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如膠似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有父母可以敬畏,有君王可以事奉,有兒子可以傳授,這是第一件。當父母犯錯的時候可以規勸他;當君王不行仁政時可以離開他;當兒子做錯事時可以責備他,這是第二件。可以告訴君王治國的道理;可以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是第三件。」子夏又問:「那麼三件麻煩的事又是什麼呢?」曾子回答:「年輕時候所學,年老時卻忘了,這是第一件;事奉君主有功,卻輕易地叛背君主,這是第二件;結交了很久的朋友,卻中途和他絕交,這是第三件。」子夏聽了,很佩服地說道:「說得好啊!謹慎地遵守一句好話,勝過讀一輩子的書;而能事奉一個賢君,比治理萬民的功績更大;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我以前很愚昧,不了解耕種的道理,所以我所種的田,一年都...
|
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憂慮、擔心。如:「患得患失」。《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之五:「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
生吞活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求甚解,生搬硬套,囫圇吞棗反義:融會貫通辨似: 「囫圇吞棗」及「生吞活剝」都比喻學習時不認真分析思考,不深入理解。 「生吞活剝」側重於在抄襲別人的經驗與成果;「囫圇吞棗」側重於在不求理解,含糊籠統地學習。 生吞活剝 囫圇吞棗 辨似例句 ○ ㄨ 學習外國長處要考慮國情,~地套用是不行的。 ㄨ ○ 許多基本概念的學習是不能~的。
|
分崩離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集.卷一八.保業》:「臣竊觀自周室東遷以來,王政不行,諸侯逐進,分崩離析,不可勝紀。」
|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
|
不欺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當時的禮節,臣子乘馬車經過王宮門口必須要下車敬禮後才能離開,但是晚上宮門關閉,又沒人看見,其實不行禮也是可以的。 有一天,衛靈公和夫人南子深夜還未入眠,聽到隆隆的車聲到了王宮門前卻停住,過了一會兒車聲才又響起,衛靈公於是問夫人:「你猜這會是誰?」沒想到南子不假思索就說:「一定是遽伯玉。」衛靈公這下可好奇了,問夫人怎能如此肯定?南子說,遽伯玉正大光明,表裡如一,身為忠臣即使在暗處也不會忽略應有的禮數。衛靈公半信半疑,派人追車證實,果真是大名鼎鼎的遽伯玉。 知道真相的衛靈公故意跟他的夫人南子開玩笑,說她猜錯了,不是...
|
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一種通行的憑證,以木頭刻成,形狀像戟。《說文解字.木部》:「棨,傳,信也。」漢.李尤〈印銘〉:「赤紱在報,非印不明;棨、傳、符、節,非印不行。」《宋書.卷一五.禮志二》:「皇太子夜開諸門,墨令,銀字棨傳令信。」
|
目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楊萬里《誠齋詩話》:「某目無全牛,意空凡馬。道不行而言立,身愈退而名高。」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