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1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蕩寇志》第三六回:「此人才富學博,心靈智巧,善於詞令,江湖上的人,也有大半相好,不過性情之中,太梗直些,不肯趨炎附勢,所以有些勢利小人反忌憚他。」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他二人長的:一個是沉魚落雁之容,一個是閉月羞花之貌,真正數一數二的人才。」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稀有難得的貨物囤積起來,以待高價出售。比喻持有某種事物或具有專長的人才作資本,等待時機,以牟取利益。語出《史記.卷八十五.呂不韋》。[例]這地區經重劃後的土地,不少投資者認為是奇貨可居,紛紛在此置產。
美不勝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文明小史》第六○回:「你們諸位,各有專門,或是當過教習,或是當過翻譯……,人才濟濟,美不勝收。」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有才能卻際遇不佳,不受重用。《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百折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百折不撓:《藝文類聚》引作「有折而不撓」。 (6) 重器:國家的寶器。在此借指可貴的人才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越千里,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嗎?」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適才適用。後來「不脛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俯拾即是,觸目皆是反義:屈指可數,絕無僅有,寥寥無幾辨似: 「比比皆是」及「觸目皆是」都有到處都是的意思。 「比比皆是」適用範圍較廣;「觸目皆是」強調放眼所見。 比比皆是 觸目皆是 辨似例句 ○ ㄨ 像他這種擅長電腦打字的人才~,有什麼好驕傲的? ㄨ ○ 經過戰爭的洗禮後,整座城陷入一片死寂,斷垣殘壁的景象~,令人不勝唏噓。
才高八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之間,幾經貶謫,後來被殺於廣州,年僅四十九歲。後來「才高八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某人才學極高。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從善如流」的故事在此處則是表述楚國的公子比不得民心,也不像齊桓公那樣重用人才,聽從正確的意見,因此無法得到王位。後來,「從善如流」被用來比喻樂於接受別人好的意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